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饮雨花台赋落叶赏析

饮雨花台赋落叶

明 · 马如玉
登眺台千尺,论心酒一尊。
青霜侵树杪,丹叶舞江村。
逐浪同浮梗,随风欲断魂。
荣枯何足叹,此日幸归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马如玉的《饮雨花台赋落叶》描绘了登高远眺时的景象和对生命的感悟。首句“登眺台千尺”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台上俯瞰的视野之广,而“论心酒一尊”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浇愁或寄托情感的意蕴。

接下来,“青霜侵树杪,丹叶舞江村”通过“青霜”与“丹叶”的对比,描绘了秋日景色的鲜明变化,霜白与红叶相映成趣,落叶在江边村庄中随风飘舞,富有动态感。

“逐浪同浮梗,随风欲断魂”进一步深化了落叶的形象,将其比作随波逐流的浮梗和断肠的离人,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之感。

最后两句“荣枯何足叹,此日幸归根”揭示了诗人的豁达,认为无论生命经历何种荣枯,落叶回归大地,回归根源,也是一种自然的归宿,值得庆幸。整首诗寓情于景,借落叶抒发了对人生沉浮的哲理思考。

词语解释

丹叶的意思:红叶。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或採丹叶,或拾翠条。” 唐 李益 《寄令狐相公》诗:“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 宋 陆游 《过邻家》诗:“夕照明丹叶,秋风老白苹。”...

登眺的意思: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断魂的意思:◎ 断魂 duànhún[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or joy;feel like a lost soul] 灵魂从肉体离散,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哀伤看山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

浮梗的意思:漂流的桃梗。《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 淄 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浮梗”喻飘流无定。 闽 徐夤 《别》诗:“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二:“人生真浮梗,吾生岂繫匏。”《水浒传》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归根的意思:指事物最终归结到根本原因或本质。...

何足的意思: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论心的意思:(1).研究思想。《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2).谈心,倾心交谈。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九:“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宋 王安石 《相送行》诗:“忆昔论心两绸繆,那知相送不得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千尺的意思: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青霜的意思:(1).青白色的霜;秋霜。一说司霜之神为青女,故名。 宋 曾巩 《地动》诗:“据经若此非臆测,皎如秋日浮青霜。”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三:“屋瓦上微微有点青霜,北风停止了。”(2).袍名。其色青白,故称。《汉武帝内传》:“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精耀,灵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3).喻指斑白的头发。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愁覩青霜点鬢毛,蒯緱长夜气萧萧。” 杨朔 《红花草》:“会见了不少亲身参加过 井冈山 斗争的旧人,都老了,当年的少先队员也已是满头青霜了。”...

荣枯的意思:(1).草木茂盛与枯萎。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 唐 温庭筠 《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緑阴寂寞 汉 陵秋。”(2).喻人世的盛衰、穷达。《后汉书·冯异传》:“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 唐 钱起 《初至京口示诸弟》诗:“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廖仲恺 《如此江山·题白云远眺图》词:“苍茫眼底,有多少荣枯,沧桑人事?”...

树杪的意思: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霜侵的意思:(1).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 黄庭坚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2).受霜侵凌。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随风的意思:(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

一尊的意思:(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