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叹二首(其二)
唐 · 刘禹锡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
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
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
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庭院景象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
"丹顶宜承日"中的“丹顶”指的是鸡头部位,形容鸡在阳光下呈现出鲜红色的光泽,而“霜翎不染泥”则强调了鹤的羽毛洁白无瑕,不受泥土的污染。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早晨清新的气息。
"爱池能久立"表达了诗人对池塘的喜爱,以及在那里的长时间驻足观赏,"看月未成栖"则是说尚未见到月亮,也许是在黎明时分,天色还未完全明朗。这里透露出一种期待和静谧。
"一院春草长"描绘的是庭院内春草蓬勃的景象,而“三山归路迷”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脉的向往以及回归之路的迷茫。这里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最后两句"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中的“主人”指的是庭院的主人,而“朝谒早”则是说主人很早就起来了,可能是在享受清晨的宁静。"贪养汝南鸡"中,“贪养”意味着珍爱,这里的“汝南鸡”可能是一种特定的品种或指代一般的家禽,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些生灵的喜爱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早晨庭院生活的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个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