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闲行
唐 · 白居易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
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
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
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晨的悠闲生活,通过对景物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开篇即以一个隐者自居,披着羊皮袍(皤然),在寒冷的早晨依旧蜷缩在被窝中。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个人生活的淡泊态度。
“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这里表明了诗人的悠闲生活,他晚上能安然入睡,不为外界纷扰所扰,早晨则无需急于起床,有着充分的休息和放松的心态。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当诗人终于起身,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只是在闭眼时偶尔有轻微的声音(叩齿),表现出一种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诗人静坐时,享受着铜炉中熏香和银瓶里温热的水。这些物质的享受在这里不再是奢侈,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宁静。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午餐简单而清淡,只有饼(类似于面包)和菜。这一段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态度,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最后,诗人在西寺听到了佛法的宣讲(楞伽),并且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去体验这份宗教文化的美好。这里所谓的“随喜”,即是随顺他人的善事而生起的欢喜心态,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修养的追求和对大众福祉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注重内在修为的心灵状态。这种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禅意与智慧,是诗人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美好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