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烈妇挽诗(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二八蛾眉女,将军掌上珍。
从戎来百粤,挟瑟自三秦。
箫史乘鸾日,罗敷采叶春。
桃花甘短命,一死殉良人。
从戎来百粤,挟瑟自三秦。
箫史乘鸾日,罗敷采叶春。
桃花甘短命,一死殉良人。
鉴赏
这首挽诗《苗烈妇挽诗(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苗烈妇的女子,以其英勇与忠诚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爱情与牺牲时的高尚情操。
首句“二八蛾眉女”,以“二八”指女子正值青春年华,而“蛾眉”则形容其美貌,开篇即赞美了苗烈妇的美丽与年轻。接着,“将军掌上珍”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她被将军视为珍宝,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从戎来百粤,挟瑟自三秦”两句,通过地理名词的对比,展现了苗烈妇从遥远的地方来到将军身边,无论是她的勇气还是对音乐的热爱,都体现了她不平凡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箫史乘鸾日,罗敷采叶春”引用了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列仙传》和《陌上桑》,前者描述了箫史乘鸾飞升成仙的故事,后者讲述的是罗敷采叶为生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寓意着苗烈妇如同仙子般超凡脱俗,以及她生活的坚韧与独立。
最后,“桃花甘短命,一死殉良人”两句,以桃花比喻苗烈妇短暂却绚烂的生命,表达了她为了心爱之人不惜牺牲一切的深情。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苗烈妇的悲剧命运,也颂扬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敢与决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苗烈妇生平事迹的简述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沉的敬仰与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