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凌髭放
明 · 释今无
雨霁留君住,江深放棹归。
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
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
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
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
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
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江边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雨霁留君住,江深放棹归”,描绘了雨后天晴,江水深邃,诗人邀请友人暂时停留,然后划船归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
颔联“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通过“碧云”、“野寺”、“春雾”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坚守和对时局的担忧。这里的“道”既指道德准则,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时危”则反映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忧虑,“畏钓矶”则可能是对复杂世事的谨慎态度。
尾联“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衡门”象征简朴的生活,“剥喙”则可能比喻对名利的淡泊,“营虑及秋微”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时局的独特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坚守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