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一)赏析

梅和尚节使挽词二首(其一)

金 · 赵秉文
鏖战群奔外,申威一呼间。
功名归死事,义勇鄙生还。
矢向胡天尽,弓犹汉月弯。
君王思战苦,起冢象天山。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为梅和尚节使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战场上的英勇场景和对逝者的哀悼,展现了浓郁的英雄主义情怀与深沉的悲壮情感。

首句“鏖战群奔外”,开篇即以“鏖战”二字点明了战场的激烈与残酷,群奔则暗示了敌军溃败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紧张激烈的战争画面。

“申威一呼间”则转折至战场上的英雄壮举,一个“呼”字,生动地展现了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的果敢与决断,一呼百应,彰显了领袖的魅力与军队的凝聚力。

“功名归死事,义勇鄙生还”两句,表达了对战场牺牲者的崇高敬意。功名与死事并提,强调了牺牲者为国家、为正义而战的高尚精神;“义勇”与“鄙生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还者的渺小与牺牲者的伟大。

“矢向胡天尽,弓犹汉月弯”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天空,最终耗尽;而弓弦虽已松弛,但依然保持着月牙形的弧度,象征着战斗的坚韧与不屈。这一景象既是对战场惨烈的再现,也是对勇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君王思战苦,起冢象天山”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君王,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与对逝者的怀念。君王因战争之苦而思念,为纪念逝者,建立的坟冢仿佛天山一般高大,寄托了对英雄们的无限哀思与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场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鏖战的意思:◎ 鏖战 áozhàn[engage in fierce battle;fight hard] 激烈地战斗;竭力苦战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新唐书·王翃传》到了近代,又有多少人民的军队为了从封建地主阶级手里把土地夺回来,和帝国主义的军队、剥削者的军队在这上面鏖战过。——秦牧《土地》...

鄙生的意思:(1).乡野儒生。《后汉书·儒林传论》:“而权彊之臣,息於闚盗之谋,豪俊之夫,屈於鄙生之议者,人诵先王言也,下畏逆顺埶也。” 李贤 注:“谓 董卓 欲大起兵, 郑泰 止之, 卓 从其言。”(2).学生的自谦之称。 明 陈子龙 《上石斋师》:“二者必有所审,无俟鄙生之忖度也。”...

功名的意思:[释义](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并列式:功+名 [例句]求取功名。(作宾语)...

归死的意思:...

汉月的意思:(1). 汉 家或 汉 时的明月。 南朝 陈 张正见 《明君词》:“寒树暗胡尘,霜栖明 汉 月。”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2).借指祖国或故乡。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已去 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万里隔关山,一心思 汉 月。”...

胡天的意思:(1).亦称“ 胡天神 ”。 北朝 时称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信奉的神。《魏书·后妃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后幸 嵩高山 ,夫人、九嬪、公主已下从者数百人,昇于顶中。废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隋书·礼仪志二》:“﹝ 后齐 ﹞ 后主 末年,祭非其鬼,至於躬自鼓儛,以事胡天, 鄴 中遂多淫祀,兹风至今不絶。 后周 欲招来西域,又有拜胡天制,皇帝亲焉。其仪并从夷俗,淫僻不可纪矣。”参阅 陈垣 《火祆教入中国考》第三章。(2).指胡人地域的天空;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官》:“...

君王的意思:◎ 君王 jūnwáng[monarch; emperor] 古称天子或诸侯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君王与沛公饭。...

申威的意思:施展神威。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 高祖 虽能申威于 秦 项 ,而屈于 商山 四皓。”《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于时圣帝,赫然申威。” 晋 潘岳 《西征赋》:“出申威於 河 外,何猛气之咆勃;入屈节於 廉公 ,若四体之无骨。”...

生还的意思:[释义](动)脱离危险,活着回来。 [构成]偏正式:生(还 [例句]他在这次交通事故中得以生还是件幸事。(作谓语)...

死事的意思:...

天山的意思:◎ 天山 Tiān Shān[Tianshan] 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亚。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尔峰7439米...

义勇的意思:◎ 义勇 yìyǒng[fighting for justice] 为正义事业而勇敢斗争的精神义勇军...

一呼的意思:(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隋书·裴蕴传》:“ 玄感 一呼而从者十万。”《宣和遗事》后集:“ 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