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方伯雨赏析

寄方伯雨

明 · 程嘉燧
村边废宅少人居,闻道生徒共扫除。
书札浮沉三月后,交游显晦廿年余。
小岩原上归僧远,长石冈头旅骑疏。
知尔含情望天末,苍烟落日几踌躇。

拼音版原文

cūnbiānfèizháishǎorénwéndàoshēnggòngsǎochú

shūzháchénsānyuèhòujiāoyóuxiǎnhuì廿niànnián

xiǎoyányuánshàngguīsēngyuǎnchángshígāngtóushū

zhīěrhánqíngwàngtiāncāngyānluòchóuchú

鉴赏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寄方伯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感伤的乡村景象。首句“村边废宅少人居”,写出了村庄边缘废弃房屋的荒凉,人迹罕至,暗示了友人方伯雨可能居住的环境偏僻。次句“闻道生徒共扫除”,通过“生徒”和“扫除”二字,想象友人或许在教书育人,生活简朴而有序。

第三句“书札浮沉三月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通信的间隔时间之长,反映出他们之间的距离遥远或事务繁忙。第四句“交游显晦廿年余”,则感慨友情历经岁月变迁,时而明亮,时而暗淡,但始终不变。

第五、六句“小岩原上归僧远,长石冈头旅骑疏”,通过描绘僧人归去的背影和稀疏的旅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也暗寓友人生活的孤独。最后一句“知尔含情望天末,苍烟落日几踌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他在黄昏时分凝视天边,心中充满期待与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废宅、生徒、书札、归僧、旅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词语解释

苍烟的意思: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长石的意思: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大多为钾、钠、钙、钡的无水铝硅酸盐。具玻璃光泽,本身无色透明,因含有杂质而成黄、浅红、灰、褐等色。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正长石和斜长石两大类。是陶瓷和玻璃工业的原料,色泽美丽的常用作工艺装饰品。...

踌躇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浮沉的意思:[释义](动)在水中忽上忽下。 [构成]并列式:浮+沉 [例句]与世浮沉(旧时比喻跟着世俗走;随波逐流)|宦海浮沉(旧时比喻官职生降)。(作谓语)...

含情的意思:◎ 含情 hánqíng[full of tenderness] 怀着感情;怀着深情(多指爱情)含情脉脉...

交游的意思:[释义](动)〈书〉结交朋友。 [构成]偏正式:交〔游 [例句]他广泛地交游。(作谓语)[同音]郊游、焦油...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三月的意思:◎ 三月 sānyuè(1) [march]∶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2)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third 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3) [three months]∶三个月...

扫除的意思:◎ 扫除 sǎochú(1) [sweep]∶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大扫除(2) [clear]∶清除;消除扫除文盲(3) [completely]∶全部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少人的意思:(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生徒的意思:(1).学生;门徒。《后汉书·马融传》:“﹝ 融 ﹞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宋 欧阳修 《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 金 元好问 《<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 郭沫若 《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我自己对于经济的智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2). 唐 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取士之科,多因 隋 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

书札的意思:[释义](名)〈书〉书信。 [构成]并列式:书+札...

天末的意思: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 汉 张衡 《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故人天末不见,使我思华年。” 叶圣陶 《夜》:“狗吠声同汽车的呜呜声远得几乎渺茫,好象在天末的那边。”...

闻道的意思:(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显晦的意思:◎ 显晦 xiǎnhuì[light and shade] 明暗道涂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