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五咏(其二)
仁化浃迩遐,林林英杰多。
昆山虽僻左,士风粹而和。
明经擢高第,踵接肩相摩。
御史乡先生,学术正不颇。
五传究终始,备论订舛讹。
粤在宣和间,袖然中巍科。
初主丽水簿,言事何委蛇。
说书辅春坊,执法居谏坡。
从容荅时相,直气凌太阿。
范公在馆下,诘责加切磋。
卒为廊庙器,词源浩江河。
高弟沙随程,入室非操戈。
宋史书列传,耿耿名弗磨。
世变陵谷迁,百年无几何。
城南新漕里,荆榛埋铜驼。
景行世仰止,高风激颓波。
门墙既有限,樵牧安敢过。
再拜重兴感,临风动悲歌。
荒苔封断碣,太息为摩娑。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悲歌的意思:[释义](1) (动)悲壮地歌唱。 (2) (名)指悲哀或哀痛的歌曲。 [构成]偏正式:悲(歌...
备论的意思:(1).详细叙列。 晋 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闕之,以俟后贤。”(2).详细论述。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备论者也。” 唐 司马贞 《三皇本纪》:“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 宋 陈亮 《酌古论三·诸葛孔明下》:“吾愤 孔明 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
汴京的意思:五代 梁 、 晋 、 汉 、 周 以及 北宋 的都城。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老太监认得他是 汴京 樊楼 下住的 宋五嫂 ,善煮鱼羹。” 清 丘逢甲 《牡丹诗》之十一:“ 汴京 纳土説 钱王 ,陌上看花兴未忘。”...
操戈的意思:(1).执戈。拿起武器。《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 唐 符载 《愁赋》:“ 伏波 据鞍而骨惊, 定远 操戈而涕激。” 明 张居正 《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外则操戈执鋭,宣力於疆埸,内则荷橐持筹,预议於帷幄。”(2).引申为交战。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间起侵陵缘互市,终修和好悔操戈。”(3).喻相互攻击。 明 尹耕 《秋兴》诗:“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左氏》后出,博士嚣然, 向 歆 以父...
舛讹的意思:错乱;错误。《辽史·太祖纪下》:“舛訛歸正,遐邇無愆。” 清 张廷玉 《上<明史>表》:“第以長編汗漫,抑且雜記舛訛。靖難從亡,傳聞互異;追尊議禮,聚訟紛挐。”《清史稿·刑法志一》:“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辭簡義賅,易致舛訛,於每篇正文後增用總注,疏解律義。”舛譌:错误;错乱。 明 宋濂 《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当 西汉 末,符命盛行,俗儒增益,舛譌日繁。” 清 王拯 《王刚节公家传跋尾》:“...
春坊的意思:(1). 魏 晋 以来称太子宫为春坊。又称春宫。《晋书·愍怀太子传论》:“及于继明宸极,守器春坊。”《北史·隋房陵王勇传》:“初平 陈 后,宫人好者悉配春坊。”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晓烟生帝里,夜火入春坊。”(2).太子宫所属官署名。 唐 置太子詹事府,以统众务;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历代相承,属官时有增减。 明 清 时实际成为翰林院编修、检讨开坊升转之所。 清 末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劳蒙司而获谢,犹奉职於春坊。”《旧唐书·岑文本传》:“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
嵯峨的意思:◎ 嵯峨 cuó’é[high and steep(mountain)] 形容山势高峻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山顶嵯峨怪石嵯峨...
词源的意思:◎ 词源 cíyuán[etymology]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从容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她从容应付敌人。(作状语) (2) (形)(时间或经济)宽裕。时间从容。(作谓语)联绵式。 [反义]慌乱、慌忙、慌张、急迫、紧迫、紧张...
断碣的意思:断碑。 清 沉曰霖 《晋人麈·逸老堂诗》引闺秀诗:“自去招魂寻断碣,伤心半是为明霞。”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词:“賸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新民晚报》1987.2.20:“我自己壮年时代搜集破铜破铁、残碑断碣的癖好也是由 从文 传染给我的。”参见“ 断碑 ”。...
迩遐的意思:犹遐迩。 宋 苏轼 《贺杨龙图启》:“伏审新改直职,擢司諫垣,传闻邇遐,竦动观听。”《金史·乐志下》:“曲礼告成,邇遐属望。” 明 宋濂 《康公神道碑铭》:“皇帝即位之三载,混一华夷,声教所被,罔间邇遐。”...
风动的意思:◎ 风动 fēngdòng[pneumatic]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高第的意思:(1).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輒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2).常指科举中式。 唐 贾岛 《送陈商》诗:“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儘有贫苦的书生向富贵人家求婚,便笑他阴沟洞里思量天鹅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悵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3).指科举中式者。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四:“如此高材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 唐 。”(4).指官吏的考绩优等。《汉书·儒林传·严...
高第的意思:(1).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輒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2).常指科举中式。 唐 贾岛 《送陈商》诗:“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儘有贫苦的书生向富贵人家求婚,便笑他阴沟洞里思量天鹅肉吃。忽然青年高第,然后大家懊悔起来,不怨悵自己没有眼睛,便嗟叹女儿无福消受。”(3).指科举中式者。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四:“如此高材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 唐 。”(4).指官吏的考绩优等。《汉书·儒林传·严...
高弟的意思:(1).才优而品第高。《史记·礼书》:“自 子夏 ,门人之高弟也。” 司马贞 索隐:“言 子夏 是 孔子 门人之中高弟者,谓才优而品第高也。”(2).谓门弟子之成绩优良者。 宋 沉辽 《彭城太尉诗序》:“余昔过道场,见 正公 , 正 乃 臻公 之高弟,而法师之曾孙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偶然有些困倦,便把书丢过一边,也学那圣门高弟隐几而卧。”(3).同“ 高第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汉书·陈万年传》:“ 陈万年 字 幼公 , 沛郡 相 人也。...
高弟的意思:(1).才优而品第高。《史记·礼书》:“自 子夏 ,门人之高弟也。” 司马贞 索隐:“言 子夏 是 孔子 门人之中高弟者,谓才优而品第高也。”(2).谓门弟子之成绩优良者。 宋 沉辽 《彭城太尉诗序》:“余昔过道场,见 正公 , 正 乃 臻公 之高弟,而法师之曾孙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偶然有些困倦,便把书丢过一边,也学那圣门高弟隐几而卧。”(3).同“ 高第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汉书·陈万年传》:“ 陈万年 字 幼公 , 沛郡 相 人也。...
耿耿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明亮。耿耿星河。(作定语) (2) (形)形容忠诚。忠心耿耿。(作谓语) (3) (形)形容有心事。耿耿不寐。|耿耿于怀。(作状语) [构成]叠音式...
几何的意思:[释义](1) (数)〈书〉多少。这些商品价值几何?(作谓语) (2) (名)几何学;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构成]并列式:几+何...
谏坡的意思:谏议大夫。 唐 时称谏议大夫为“坡”。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宋 洪适 《赐王大宝辞免礼部尚书不允诏》:“卿履道醇固,蓄德雄刚,从列諫坡,积有令问。” 宋 陆游 《贺贾大谏启》:“北省久虚常侍,諫坡率遗补以尽规。”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点头卷好逢宗匠,执法星明近諫坡。”参见“ 諫议 ”。...
江河的意思:◎ 江河 jiānghé(1) [Changjiang River and Huanghe River]∶长江和黄河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2) [long river]∶大河的泛称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诘责的意思:◎ 诘责 jiézé[closely question] 诘问谴责诘责甚厉...
景行的意思:(1).高尚的德行。《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郑玄 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一说,景行(háng),大路。见 朱熹 集传。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於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高山景行,私所慕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况 汉 魏 二文,皆著遗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 清 梁斌 《赠李映碧先生》诗之二:“文献岿灵光,斗杓示景行。”(2).犹景仰。 南朝 宋 颜延之 《直东宫答郑尚书》诗:“惜无丘园秀...
荆榛的意思:(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
昆山的意思:亦作“崐山”。1.山名。 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 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2).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 李善 注引《吴地记》:“ 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 、 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 ,父祖葬焉。”(3).县名。今属 江苏省 。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4).指昆腔。 明 王骥德 《曲律...
廊庙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朝廷。 [构成]并列式:廊+庙 [例句]以报廊庙。(作宾语)...
丽水的意思:◎ 丽水 Líshuǐ[Lishui county] 县名。在浙江省南部,瓯江中游...
列传的意思:◎ 列传 lièzhuàn[biographie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books] 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临风的意思:[释义](动)〈书〉当风,迎风。 [构成]动宾式:临|风 [同音]林风...
林英的意思:林园中的花。 唐 张九龄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林林的意思:◎ 林林 línlín[various;in great numbers] 密集;极多林林之帆...
陵谷的意思:(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 传:“言易位也。” 郑玄 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书·拓跋渊传》:“臣以疏滞,远离京輦,被其构阻,无所不为。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来,翻成陵谷。”(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丰碑,惧从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诗:“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数百年来几陵谷...
门墙的意思:◎ 门墙 ménqiáng[symbol of admission to teacher-disciple relationship] 指老师之门望孔子之门墙。——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庙器的意思:宗庙的祭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余观古者人臣有崇勋殊阀,则上之人为之赞,述其祖先功德而锡之庙器,以彰其世美。”...
明经的意思:(1).通晓经术。《汉书·刘向传》:“ 更生 年少於 望之 、 堪 ,然二人重之,荐 更生 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漯水 又东逕 汉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经为 秦 博士。 秦 坑儒士, 伏生 隐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夏侯胜 以明经取青紫语门人,臣尝鄙之,何敢復以此耸诱其徒。”(2). 汉 代以明经射策取士。 隋炀帝 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 宋 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 梁启超 ...
摩娑的意思:见“ 摩挲 ”。...
僻左的意思:人用右手为常,用左手为僻,故称偏僻之地为僻左。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王禹偁 《躬弩》诗:“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独 西臧 为僻左。”...
樵牧的意思:(1).打柴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 清 刘大櫆 《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 宋 陆游 《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切磋的意思:◎ 切磋 qiēcuō(1) [cut]∶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切磋琢磨(2) [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views;compare notes]∶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以资切磋。——清· 刘开《问说》无人切磋(3) [pain]∶喻痛恻心内切磋...
仁化的意思:仁慈的教化。 三国 魏 曹植 《登台赋》:“扬仁化於宇内兮,尽肃恭於上京。”《后汉书·爰延传》:“后令 史昭 以为乡嗇夫,仁化大行。”《南史·庾黔娄传》:“先是县境多猛兽暴, 黔娄 至,猛兽皆度往 临沮 界,时以为仁化所感。”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如此则大益仁化,无亏国风。”...
入室的意思:◎ 入室 rùshì[gain the mastery of] 比喻学问或技能已达到深奥的境界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晋书·杨轲传》虽已登堂,尚未入室...
时相的意思:当朝宰相。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上顾问:‘此人合众论否?’时相对曰:‘ 易 ( 李易 )乃 扬州 州学学正,必合众论。’”《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后来 东坡 为吟诗触犯了时相,连遭謫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书成上之,忤时相意,詔下府狱。”...
世变的意思:时代的变迁;世事的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 宋 陆游 《月下小酌》诗:“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 清 恽敬 《乙瑛碑跋》:“盖 东汉 之末,其风气渐及 六朝 ,可以观世变也。” 朱自清 《<文集>二自序》:“中间相隔五年,看过了多少世变;写到这里,不由得要停笔吟味起来。”...
史书的意思:◎ 史书 shǐshū[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据史书记载...
士风的意思:(1).士大夫的风度。《南史·江夷传》:“稍歷军校,容表有士风。”(2).士大夫的风气。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世禄官业,家行士风,茂学清词,冲襟弘度。”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晏元献》:“《西清诗话》云:‘ 元献 初罢政事,守 亳社 ,每嘆士风彫落。’”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使官箴日败,风俗日坏;使君子无以自立,良善无以安生,生民日困而莫之救。士风之弊,政化之蠹,莫甚於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粤稽古昔,其设科拔擢,亦有制定章程,第名实不符,士风日...
说书的意思:◎ 说书 shuōshū[story-telling] 包括评书、评弹、大鼓、弹词等的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宋·佚名《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太息的意思:◎ 太息 tàixī(1) [have a deep sign] 即“叹气”。(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3) 表示某种感情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铜驼的意思:亦作“ 铜駞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2).即 铜驼街 。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 ,...
颓波的意思:(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
王极的意思:皇极。指天子据以治国的大中之道。《尚书大传》卷二:“爰用五事,建用王极。” 郑玄 注:“王极,或皆为皇极。”...
巍科的意思: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宋 岳珂 《桯史·刘蕴古》:“其二弟在北皆登巍科。”《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取巍科则有餘,享大年则不足。” 清 赵翼 《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捧诵之馀敬题于后》诗:“已擅巍科最,兼期不朽垂。”...
委蛇的意思:◎ 委蛇 wēiyí[winding] 见“逶迤”...
五传的意思:指传述《春秋》的 左氏 、 公羊 、 穀梁 、 邹氏 、 夹氏 五家。“ 邹氏 无师, 夹氏 未有书。”见(《汉书·艺文志》)后世仅传三传。 唐 玄宗 《孝经注序》:“故 鲁 史《春秋》,学开‘五传’。”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易》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谓传授至第五代弟子。 清 罗惇衍 《<仪礼正义>序》:“ 高堂生 传《礼》十七篇,五传而有大、小 戴 , 庆氏 三家之学。”...
无几的意思:[释义](形)没有多少,不多。 [构成]动宾式:无|几 [例句]参加会议的人寥寥无几。(作谓语)...
先生的意思:◎ 先生 xiānsheng(1) [Mr.](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对杜先生讲话(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4) 旧时称管帐的人在商号当先生(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先生(6) 对长者的尊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teacher]∶老师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8) [doctor]∶医生...
相摩的意思: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1.互相摩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声动彻天。”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2).互相切磋。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羣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
行世的意思:(1).流行于世;问世。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託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夜谈随录>》:“有 满洲 县令 和邦额 ,著《夜谈随録》行世,皆鬼怪不经之事。”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曼殊 奄化之岁, 青浦 王德钟 辑其遗诗,得如干首,将梓以行世,属余为之序。”(2).犹处世。 元 杨载 《再用韵赠黄子久》:“归田终寂寂,行世且浮浮。”...
宣和的意思:(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
学术的意思:◎ 学术 xuéshù[learning;science] 有系统的专门学问...
言事的意思:(1).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荀子·大略》:“ 孟子 三见 宣王 ,不言事。”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 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贞观 、 开元 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明 归有光 《题<太仆寺志>后》:“ 怀东 顾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2).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他上书言事,有信一封。”(3).诉说或陈述事情。《史记·平準书》:“使问曰:‘家岂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
仰止的意思: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英杰的意思:◎ 英杰 yīngjié[heroes] 才能超群的人...
有限的意思:◎ 有限 yǒuxiàn(1) [limited;finite]∶对范围、数量或时间长短有限制的(2) [slender]∶数量不多;程度不高为数有限诸侯之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有宋的意思:(1).国名。即 宋国 。有,词头。《庄子·在宥》:“ 云将 不得问。又三年,东游,过 有宋 之野而适遭 鸿蒙 。”(2).朝代名。有,词头。指 南朝 宋 。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有宋 函夏,帝图弘远。”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吴郡 张邵 恭承帝命,建旟旧 楚 。”(3).朝代名。有,词头。指 赵匡胤 所建之 宋 。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 龙眠居士 生 有宋 ,未必诸蕃真入贡。”...
御史的意思:◎ 御史 yùshǐ(1) [the censor]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又顾召赵御史。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3) 又御史齐康。...
再拜的意思:◎ 再拜 zàibài(1) [do obeisance again]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2) 赵王再拜曰。...
直气的意思:正气。 唐 杜甫 《别李义》诗:“先朝纳諫諍,直气横乾坤。” 宋 文天祥 《发高邮》诗:“不能裂肝脑,直气摩斗牛。”《水浒传》第七三回:“留得 李逵 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献县史 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
执法的意思:◎ 执法 zhífǎ(1) [enforce the law]∶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执法不严使坏人有隙可乘(2) [apparitor]∶执行法令的官吏...
踵接的意思:紧接着,接连不断。...
终始的意思:(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免役之法》:“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2).引申为有始有终。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咸用...
廊庙器的意思:称能肩负朝廷重任者。《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论》:“许靖夙有名誉……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 蒋济 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詔罢遣之。”...
无几何的意思:不多时。《史记·匈奴列传》:“居无几何, 陈豨 反,又与 韩信 合谋击代。”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舜卿 ﹞蒙恩牵復为 湖州 别驾,遂不赴官,无几何物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长子患脑痛卒,夫妻大惨。无几何,妻病又卒。”...
乡先生的意思:古时尊称辞官居乡或在乡教学的老人。《仪礼·士冠礼》:“遂以挚见於乡大夫、乡先生。” 郑玄 注:“乡先生,乡中老人为乡大夫致仕者。”《仪礼·乡射礼》:“以告於乡先生君子可也。” 贾公彦 疏:“此即《乡饮酒》注云‘先生,谓老人教学者’。”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古之所谓乡先生殁而可祭於社者,其在斯人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寒月芙蕖》:“縉绅家闻其异,招与游,从此往来乡先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