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南塘(其一)
宋 · 方大琮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尺尚依然。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尺尚依然。
注释
初:开始。学禁:学校招生的限制。
预招延:预先招揽。
俄:不久。
滞:停留。
周南: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南方。
四十年:四十多年。
大振:大力发扬。
文词:文学才华。
海内:全国。
训诂:古汉语的解释和研究。
让:让出。
儒先:前辈儒者。
孤忠:孤高的忠诚。
汉遗老:汉朝遗民或学者的自称。
高气:高尚的气节。
直凌:直逼。
唐谪仙:唐代被贬谪的诗人,如李白。
凤昔:昔日的凤凰台。
览辉:辉煌的景象。
今已矣:已经过去。
危楼:高耸的楼阁。
百尺:形容楼很高。
尚依然:仍然存在。
翻译
起初开放学校限制,他被延揽,却在周南停留了四十年。他的文学才华震惊全国,怎肯把训诂之学让给前辈儒者。
他以孤高的忠诚自比为汉朝遗老,气概直逼唐代被贬的仙人。
昔日凤凰台的辉煌已成过往,但那百尺高楼依然矗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大琮的作品,名为《挽赵南塘(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文学的重视,以及对于古代儒家思想的尊崇。
“初开学禁预招延,俄滞周南四十年。”这里描绘了一种久违学术氛围的情景,学禁解除后,诗人急于恢复学问,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更是在表达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大振文词惊海内,肯将训诂让儒先。”诗中提及“大振”,可能指的是文学或文化上的复兴。这种复兴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甚至影响到海外(惊海内)。诗人希望能够继承古代圣贤的教诲,将这份知识和智慧传递下去。
“孤忠自许汉遗老,高气直凌唐谪仙。”这里诗人自比为汉朝的遗老,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忠诚与坚守。同时,“高气直凌唐谪仙”则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志向,他将自己的抱负提升到了超越古代文学巨匠(唐谪仙)的高度。
“凤昔览辉今已矣,危楼百尺尚依然。”最后两句,则是对过往荣耀的回顾与现实中的不易。诗人或许在感慨过往的辉煌岁月已经逝去,但即使面临困境(危楼百尺),他仍旧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术追求、文化复兴以及个人抱负与现实间的张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