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是岸庵赏析

是岸庵

明 · 梁以壮
欲将幽思逐渔航,乘着朝声上石梁。
带雾雨飞垂柳寺,抱琴人向枕溪廊。
前山面面当窗寂,春鸟声声隔树藏。
地绝红尘今始到,十年辜负水云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向往。首联“欲将幽思逐渔航,乘着朝声上石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晨光初照之时,乘着渔船,沿着溪流,向着心中的石桥进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憧憬。

颔联“带雾雨飞垂柳寺,抱琴人向枕溪廊”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诗意。雾气蒙蒙中,垂柳轻拂,仿佛与寺庙相依,而怀抱琴的人则静静地躺在溪边的长廊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这一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勾勒出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画面。

颈联“前山面面当窗寂,春鸟声声隔树藏”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前山环绕,窗前一片寂静,只有远处春鸟的啼鸣,偶尔穿透树梢,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静默的山景与活跃的鸟鸣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尾联“地绝红尘今始到,十年辜负水云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深切渴望。在这片远离尘世喧嚣的土地上,诗人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感慨自己在过去十年中,未能及时发现并珍惜这份自然之美,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追悔与对当下幸福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