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子绍判院喜雨之作
宋 · 周紫芝
丰隆欲鞭车,风伯不借便。
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
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
油云始肤寸,崇朝忽瀰漫。
深忧轸渊衷,冻雨洗霜霰。
知谁挽银河,倾泻落天半。
喜气同雨来,孙郎语良健。
应怜占籍者,就食免流转。
天子坐法宫,斯民乐芳甸。
云山倘可寻,野水不辞乱。
幽人得新凉,妙作寄三叹。
君锋不可当,我复那能殿。
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
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
油云始肤寸,崇朝忽瀰漫。
深忧轸渊衷,冻雨洗霜霰。
知谁挽银河,倾泻落天半。
喜气同雨来,孙郎语良健。
应怜占籍者,就食免流转。
天子坐法宫,斯民乐芳甸。
云山倘可寻,野水不辞乱。
幽人得新凉,妙作寄三叹。
君锋不可当,我复那能殿。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孙子绍判院喜雨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头以“丰隆欲鞭车,风伯不借便”描绘了诗人希望风雨到来的心情,接着“我欲讼风伯,云意亦复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无奈与期待。接下来,“帝命谁敢迟,民事那可缓”则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急切关注和对上天的敬畏之心。
“油云始肤寸,崇朝忽瀰漫”描述了雨势从微小到弥漫的变化过程,诗人通过“深忧轸渊衷,冻雨洗霜霰”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忧虑,以及雨水洗净霜雪的景象,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知谁挽银河,倾泻落天半”一句,诗人想象着银河之水倾泻而下,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接着,“喜气同雨来,孙郎语良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朋友孙郎话语的赞赏。
“应怜占籍者,就食免流转”体现了诗人对那些依靠土地生活的人们的关心,希望他们能够借此机会解决生计问题。“天子坐法宫,斯民乐芳甸”则表达了对国家领导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为百姓谋福利。
最后,“云山倘可寻,野水不辞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即使在混乱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幽人得新凉,妙作寄三叹”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享受着雨后的清凉,内心充满感慨。“君锋不可当,我复那能殿”则以一种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他人才能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