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谣
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彫。
美人亭亭在云霄,郁摇行歌不可招。
湘弦沈沈写幽怨,愁心历乱如曳茧。
金支翠蕤纷在眼,春草迢迢春波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涉江采芙蓉》,描绘了一幅秋天采花的场景。诗人涉水过江,采摘芙蓉,然而芙蓉却在秋风中等待凋零,暗示了时光易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接着,他登高采兰苕,却发现兰苕已因早霜而凋零,进一步强化了岁月无情的主题。
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美人亭亭玉立于云端,仿佛遥不可及,她的身影在云雾中飘摇,歌声悠扬却无法触及。这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思念和渴望,却又只能寄托于琴弦上深沉的旋律,那幽怨的音符如同愁绪纠结,如同丝线缠绕。
最后,诗人眼前金枝翠叶繁多,春草绵延,春波荡漾,这些美好的景物反衬出内心的愁苦,春天的生机与远方的春波形成对比,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人生的无尽感慨。
词语解释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采兰的意思:(1).喻选拔俊逸。《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採兰,并及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 唐 白居易 《思归》诗:“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採兰期。”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採兰之美乎?”(1).《文选·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愁心的意思:(1).心里忧愁。《墨子·所染》:“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2).忧愁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明发动愁心,闺中起长嘆。” 宋 汪元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明 金絅 《踏莎行》词:“翠竹檐前,碧蕉丛里,秋声鬭合愁心碎。” 姚雪垠 《言志篇》:“雄关屡战愁心少,苦战时经快意多。”...
春草的意思:(1).春天的草。 晋 潘岳 《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宋 陆游 《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2).喻卑微。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仇兆鳌 注:“春草,嘆卑微。”(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 邢昺 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
春波的意思:(1).春水的波澜。 南朝 宋 谢灵运 《孝感赋》:“荑柔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 唐 张泌 《春晚谣》:“ 萧关 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2).指春水。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 宋 王安石 《元珍送緑石砚》诗:“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冷庐杂识·瑀华妹》引 清 陆瑀华 《过蠡泽》诗:“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緑到门。”...
翠蕤的意思:(1).缀有翠羽的饰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错翡翠之威蕤”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或作‘错纷翠蕤’。”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翠蕤羽釵,緑秀金枝。”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2).饰以翠羽的旗帜。 唐 杜甫 《魏将军歌》:“欃枪荧惑不敢动,翠蕤云旓相荡摩。” 仇兆鳌 注引 吕东莱 曰:“翠蕤云旓,皆旗也。”按, 唐 人仪仗中有旗名萎蕤,以翠羽饰其上,军中亦用之,省称“翠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我时驂鸞追散仙,但见金支...
登山的意思:◎ 登山 dēngshān[climb]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芙蓉的意思:◎ 芙蓉 fúróng(1) [cottonrose hibiscus]∶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2) [lotus]∶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金支的意思:(1).一种黄金饰品。常施于乐器之上。《汉书·礼乐志》:“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乐上众饰,有流遡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 唐 杜甫 《渼陂行》:“ 湘 妃 汉 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明 何景明 《七述》:“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节纷葳蕤。”(2).指代乐器。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仪注疏》:“金支宿县,鏞石润响。” 明 杜岕 《鸡鸣寺禅堂看白海棠》诗:“分明霜落金支冷,万首宫词蟋蟀声。”...
兰苕的意思:兰花。《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李善 注:“兰苕,兰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登山採兰苕,兰苕霜早凋。”...
历乱的意思:亦作“歴乱”。1.纷乱,杂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歷乱,日度影参差。” 宋 梅尧臣 《送周直儒秘校和州都曹》诗:“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乱如盎丝。”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庭草彷彿 江 南緑,客心歷乱登高目。” 冰心 《超人》:“繁星历乱的飞舞进来。”(2).烂熳。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桑》诗:“细萍重叠长,新花歷乱开。” 元 张雨 《燕山亭·杨梅》词:“纤手素盘,歴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天雨花》...
美人的意思:◎ 美人 měirén(1) [beauty](2) 美女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山采的意思:谓入山采伐。《史记·循吏列传》:“秋冬则劝民山採,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乘多水时出材竹。”...
涉江的意思:《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记叙了作者渡过江、湘南下的放逐路程,并表达了至死不回的坚贞信念和决不与楚国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
沈沈的意思:亦作“沉沉”。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 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李善 注:“沉沉,茂盛之貌也。” 唐 李咸用 《题王处士山居》诗:“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宋 范成大 《桔园》诗:“沉沉剪綵山,垂垂万星毬。”2.水深貌;雨大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沉沉隐隐,砰磅訇礚。” 李善 注:“沉沉,深貌也。”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
迢迢的意思:◎ 迢迢 tiáotiáo(1) [be far away;remote]∶形容遥远。也作“迢递”千里迢迢(2) [very long;endless]∶漫长;长久夜迢迢恨迢迢...
亭亭的意思:◎ 亭亭 tíngtíng(1) [erect;upright]∶高耸直立的样子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gracefull]∶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湘弦的意思:亦作“ 湘絃 ”。即湘瑟。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唐 孟郊 《湘弦怨》诗:“湘絃少知意,孤响空踟蹰。”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词:“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絃重理。”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刼后灰。”参见“ 湘瑟 ”。...
行歌的意思:◎ 行歌 xínggē[walk and snivel at the same time] 歌,吟,抽咽的哭。行,走动着。行歌意为一边走着一边抽抽咽咽地哭。是孩子的哭状儿闻之亡去入山林行歌。——晋· 干宝《搜神记》...
曳茧的意思:抽丝。 金 元好问 《望云谣》:“ 湘 絃沉沉写幽怨,愁心歷乱如曳茧。”...
幽怨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满。...
郁摇的意思:(1).喜悦貌。《艺文类聚》卷十二引《乐稽耀嘉》:“ 武王 承命,兴师诛 商 ……民乃大安,家给人足,酌酒鬱摇。”注:“鬱摇,喜皃。”(2).忧思貌。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美人亭亭在云霄,鬱摇行歌不可招。”...
云霄的意思:◎ 云霄 yúnxiāo(1) [the skies]∶云块飘浮的高空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2) [the skies]∶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