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与妻弟郭志善
明 · 杨士奇
溪上娟娟竹,年深百尺馀。
何时过溪上,折竿钓溪鱼。
何时过溪上,折竿钓溪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竹子与溪水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溪上娟娟竹”,开篇以“娟娟”二字形容竹子的姿态,既表现了竹子的柔美,又暗示了其生长环境的清幽。竹子立于溪边,与流水相伴,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然景观。
“年深百尺馀”,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的高大与岁月的积淀。百尺之高,不仅体现了竹子的生长壮丽,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这句诗通过数字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时间的纵深感。
“何时过溪上,折竿钓溪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想象中,诗人或许在某个闲暇时刻,漫步至溪边,折取竹竿,垂钓溪中之鱼。这一场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情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