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七月昌邑途中遇水以车作舟行三十里赋诗纪事
清 · 徐基
少年尚意气,到处学游仙。
见险不知止,日暮犹加鞭。
破浪江湖里,独泛木兰船。
壮志凌山岳,雄襟贯百川。
古人难行路,我意殊不然。
策马走山左,平坦可安眠。
和雨忽淋漓,墟社成深渊。
茫茫围天住,浩浩渺无边。
征车息古寺,借榻且迁延。
寺僧为我说,前流难寻沿。
五龙新决口,柳沟势相连。
欲渡无舟楫,不如且言旋。
踌躇正乏策,夜雨复连绵。
点点滴心上,客况倍忧煎。
秋虫声唧唧,若亦为予怜。
辗转不成寐,起坐看云天。
朝聚土人谋,不惜杖头钱。
沽酒供一醉,聊作欢喜缘。
土人俱踊跃,愿共涉沦涟。
旋即驾我车,驱之入清泉。
或者推其尾,或者挽其前。
马亦奋两耳,努力渡云烟。
以车代舟筏,居然行之便。
途长马力乏,车内水涓涓。
喘息复前征,飘飘到陌阡。
仆人长叹息,此行尚勉旃。
我唯顾之笑,水下尽原田。
并无蛟龙窟,何必畏其颠。
吁嗟乎!人世风波险十倍,兀坐尚可被拘牵。
似此清流殊不恶,相对长吟《秋水篇》。
见险不知止,日暮犹加鞭。
破浪江湖里,独泛木兰船。
壮志凌山岳,雄襟贯百川。
古人难行路,我意殊不然。
策马走山左,平坦可安眠。
和雨忽淋漓,墟社成深渊。
茫茫围天住,浩浩渺无边。
征车息古寺,借榻且迁延。
寺僧为我说,前流难寻沿。
五龙新决口,柳沟势相连。
欲渡无舟楫,不如且言旋。
踌躇正乏策,夜雨复连绵。
点点滴心上,客况倍忧煎。
秋虫声唧唧,若亦为予怜。
辗转不成寐,起坐看云天。
朝聚土人谋,不惜杖头钱。
沽酒供一醉,聊作欢喜缘。
土人俱踊跃,愿共涉沦涟。
旋即驾我车,驱之入清泉。
或者推其尾,或者挽其前。
马亦奋两耳,努力渡云烟。
以车代舟筏,居然行之便。
途长马力乏,车内水涓涓。
喘息复前征,飘飘到陌阡。
仆人长叹息,此行尚勉旃。
我唯顾之笑,水下尽原田。
并无蛟龙窟,何必畏其颠。
吁嗟乎!人世风波险十倍,兀坐尚可被拘牵。
似此清流殊不恶,相对长吟《秋水篇》。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基的《己巳七月昌邑途中遇水以车作舟行三十里赋诗纪事》描绘了一位少年游子在旅途中遭遇洪水,凭借智慧与勇气,将车变为舟,带领众人共同度过难关的故事。诗中展现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和乐观精神。
首四句写少年初时意气风发,不知险阻,即使日暮仍奋力前行。接着通过“破浪”、“独泛”等词,展现他在江湖中驾驶木兰船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冒险精神和壮志。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他并未绝望,反而积极应对,与当地人共同策划对策。
“策马走山左”至“不如且言旋”描述了洪水带来的困境,以及他从古人经验中领悟到的困难重重。然而,他并未放弃,反而在雨中饮酒,鼓舞士气,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辗转不成寐”至“相对长吟《秋水篇》”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他认识到世事多变,但清流的经历让他更欣赏平静的生活,吟诵《秋水》寓言般的篇章,表达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记述旅途中的奇遇,展示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与智勇,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