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教上人所藏石壁高僧图赏析

题教上人所藏石壁高僧图

明 · 虞堪
了无寒暑与昏朝,独坐松根看泬寥。
万丈悬崖颠倒立,法身无等劫尘消。

鉴赏

这首明代虞堪的《题教上人所藏石壁高僧图》描绘了一位高僧独自静坐于松根,沉浸在超然物外的禅境之中。"了无寒暑与昏朝",表达了僧人不受世俗时间变迁的影响,心境如恒,无论四季冷暖或昼夜交替。"独坐松根看泬寥",通过松树这一意象,象征着僧人的清修生活和对空旷寂寥宇宙的凝视,体现出佛教中的寂静观照。

"万丈悬崖颠倒立",运用夸张手法,描绘高僧的形象仿佛在险峻的悬崖之上站立,寓意其精神超越世俗,直面内心深处的修行。"法身无等劫尘消",这里的"法身"指修行者的内在真我,"无等劫尘消"则意味着高僧的心灵超越了世俗的磨砺和尘世的纷扰,达到了涅槃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深邃内省、超凡脱俗的高僧形象,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词语解释

倒立的意思:◎ 倒立 dàolì(1) [handstand]∶双手支撑身体,使躯干与腿在空中达到平衡的一种表演(2) [stand up side down]∶物体上下颠倒地竖立...

颠倒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 :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把桌子颠倒过来。(作谓语) (2) (动)错乱。神魂颠倒。(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颠+倒...

独坐的意思:(1).一个人坐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覩。” 唐 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与其独坐愁心烦,何如赤脚著短褌。”(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李贤 注:“独坐言骄贵无偶也。”(3). 唐 人因《后汉书...

法身的意思:(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昏朝的意思:(1).犹朝夕。亦指短时间。 明 俞安期 《望潮》诗:“纷纷灵异变昏朝,阴火随波远自飘。”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爱清幽西閤,暂息昏朝。”(2).指时光,光阴。《白雪遗音·南词·读书未就》:“我要去买卖经营学肩挑,到街坊,赚些钱合钞,将将就就与你度昏朝。”《再生缘》第二六回:“我给尔,好衣好食度昏朝。”...

劫尘的意思:亦作“刧尘”。亦作“刼尘”。1.凡尘,人世。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贞元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一》:“觉当时尚有秋水一泓,兹则尽成平陆,亦刧尘之小变也夫。”(2).谓兵火战乱之馀烬。 元 耶律楚材 《过沁园有感》诗:“垣頽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了无的意思: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松根的意思:(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万丈的意思:◎ 万丈 wànzhàng[lofty or bottomless] 形容很高或很深...

无等的意思:没有等级差别。《礼记·内则》:“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

悬崖的意思:◎ 悬崖 xuányá[precipice;overhanging cliff] 陡峭山崖悬崖之颠。——明· 顾炎武《复庵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