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七月十七日夜玩月赏析

七月十七日夜玩月

宋 · 舒岳祥
迟月呼不出,海气红碧嘘。
何人捧隋璧,上处青松疏。
松间著不得,飞彻万里衢。
散作千山雪,芦花摇江湖。
冰轮虽渐侧,老桂斫不枯。
清光已非昨,来日更可吁。
徘徊情所结,有酒且歌呼。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七月十七日夜玩月》描绘了夜晚月色的迷人景象。诗人以“迟月呼不出”起笔,形象地写出月亮在夜色中缓缓升起的情景,仿佛在回应人们的期待。接下来,“海气红碧嘘”描绘出海面上月光与水汽交融的神秘色彩,犹如一幅动态的画面。

“何人捧隋璧,上处青松疏”运用了瑰丽的想象,将月亮比作珍贵的隋璧,映照在稀疏的青松之上,增添了诗意的意境。诗人感叹这美景无法长留,“松间著不得,飞彻万里衢”,暗示月光穿透松林,洒向远方的大地。

“散作千山雪,芦花摇江湖”进一步渲染月光的扩散,如雪般覆盖千山,连带江面的芦花也随风摇曳,增添了宁静而辽阔的氛围。诗人又借“冰轮虽渐侧,老桂斫不枯”表达月光虽有偏斜,但坚韧的老桂仍能经受住月光的洗礼,象征着岁月的永恒和坚韧。

最后,“清光已非昨,来日更可吁”感慨时光流转,今日的月光已不同于往昔,令人期待明日的月色。诗人以“徘徊情所结,有酒且歌呼”收尾,流露出对美好月夜的深深眷恋,以及借酒抒怀的豪放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独特感受,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