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过雨岩访履道
宋 · 韩淲
读书了科诏,公子显扬谋。
岁寒松柏坚,高冢蔚而幽。
书棂耿冰砚,日屋岚未收。
上焉国脉寿,下焉民瘼瘳。
父母凛遗体,操持梦前修。
四载得重来,长言非燕游。
樵苏行迹稀,雨岩丁岭头。
共饭少徘徊,我志君勿求。
岁寒松柏坚,高冢蔚而幽。
书棂耿冰砚,日屋岚未收。
上焉国脉寿,下焉民瘼瘳。
父母凛遗体,操持梦前修。
四载得重来,长言非燕游。
樵苏行迹稀,雨岩丁岭头。
共饭少徘徊,我志君勿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科举成功后的荣耀与内心的沉思。诗中以“岁寒松柏坚”比喻君子之德的坚韧不拔,象征着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展现的才华与品德。高冢的“蔚而幽”则寓含着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书棂与冰砚的描写,展现了读书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珍视。
“上焉国脉寿,下焉民瘼瘳”表达了读书人对于国家繁荣与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接着,“父母凛遗体,操持梦前修”一句,流露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
最后,“四载得重来,长言非燕游”表明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再次回到故地,但这次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交流。“樵苏行迹稀,雨岩丁岭头”描绘了访友时的环境,静谧而清幽,与友人共餐时的“少徘徊”,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读书人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也蕴含了对社会、家庭、友情等多方面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