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道士侄归池阳赏析

送道士侄归池阳

唐 · 韩翃
银角桃枝杖,东门赠别初。
幽州寻马客,灞岸送驴车。
野饭秋山静,行衣落照馀。
燕南群从少,此去意何如。

拼音版原文

yínjiǎotáozhīzhàngdōngménzèngbiéchū
yōuzhōuxúnànsòngchē

fànqiūshānjìngxíngluòzhào
yànnánqúncóngshǎo

注释

银角桃枝杖:用银角装饰的桃木手杖。
东门:古代城市的主要出入口。
赠别:送别他人。
幽州:古地名,今北京一带。
马客:骑马的旅人。
灞岸:长安城外的河流岸边,有送别的传统地点。
驴车:古代常见的交通工具。
野饭:野外简餐。
落照:夕阳。
燕南:指燕地南部,即现在的河北、河南一带。
群从:家族或朋友群体。
意何如:心情如何,内心感受。

翻译

拿着银角桃枝制成的手杖,我们在东门初次告别。
我将要去幽州寻找马客,而在灞河岸边目送驴车离去。
在秋日寂静的山野间,我享用着简单的饭菜,夕阳余晖洒在行装上。
在燕南,亲朋好友稀少,这次离别后的心情难以言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准备离开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刻画。"银角桃枝杖",这里的“桃枝”可能是指道士手持的桃木剑或桃枝拐杖,这是道教中的常见法器,用以驱邪避恶,而非普通意义上的桃树枝条。“东门赠别初”,则表明这是在城东门送别,时间是在清晨之际。

"幽州寻马客"一句,通过“幽州”这个地名,营造出一种遥远、边塞的气氛,而“寻马客”暗示了一种急迫和不安的情绪,这位道士可能是被迫离开或者心中有所不舍。"灞岸送驴车"则具体描述了送别的场景,"灞岸"为地名,即送行之处,而“驴车”象征着一种简单而又缓慢的离去方式。

"野饭秋山静"一句,通过“野饭”表达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道士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行衣落照馀”则描绘出道士行走时衣袂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情景。

"燕南群从少",这里的“燕南”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群从少”则表达了一种人生旅途上的孤独和稀少。最后一句“此去意何如”,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既有离别之苦,又有自在超然之美的意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