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八弟宝斋入都应试赏析

送八弟宝斋入都应试

清 · 谢高育
正值分龙日,江干送汝行。
无言堪禁泪,少语倍含情。
事业穷而达,文章老更精。
吾身久衰朽,风雨盼成名。
有侄犹能教,无烦问课程。
午餐描字仿,卯饮听书声。
慈爱非疏节,陶镕可大成。
解元桥畔望,北榜报锣鸣。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谢高育为送其八弟宝斋赴京应试所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弟弟的关切与期待。

首联“正值分龙日,江干送汝行”,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分龙日是南方地区的一种习俗,象征着雨水丰沛,预示着丰收。诗人站在江边,目送弟弟踏上远行的路程,表达了对弟弟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颔联“无言堪禁泪,少语倍含情”,通过描写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绪,展现了送别时的无声之痛。无言中泪水已禁不住流淌,言语间却更加充满了深情厚意,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动容。

颈联“事业穷而达,文章老更精”,是对弟弟未来的期许与祝福。无论在事业上遭遇何种困境,都能坚韧不拔,最终达到成功;在文章造诣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愈发精湛。这不仅是对弟弟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尾联“吾身久衰朽,风雨盼成名”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与期待。虽然自己年事已高,身体衰弱,但仍然期盼弟弟能够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句既体现了亲情的深厚,也蕴含了对弟弟成功的热切期盼。

接下来的几句“有侄犹能教,无烦问课程。午餐描字仿,卯饮听书声”,描绘了弟弟在京应试期间的生活情景,以及诗人对弟弟学习生活的关心与支持。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学业的重视。

“慈爱非疏节,陶镕可大成”进一步强调了亲情的力量,慈爱并非表面的疏远,而是深深植根于心,能够塑造出伟大的成就。这句话不仅是对弟弟的鼓励,也是对所有人的启示,即亲情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最后,“解元桥畔望,北榜报锣鸣”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解元桥是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点,北榜则是科举成绩公布的地方。诗人遥望解元桥,期待着弟弟传来好消息,锣声的响起预示着弟弟的成功,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无限期望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期许的深切表达,展现了深厚的兄弟之情和对学业成功的热切期盼,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