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张公洞得响石赏析

张公洞得响石

宋 · 释居简
汉张烧炼处,切得一痕云。
土蚀爊金液,苔皴截铁文。
响非弦脆杂,清浣俗纷纭。
袖里东溟小,罗浮不足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汉代张公炼丹之处发现的一块响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块石头独特的质地与声音。首句“汉张烧炼处,切得一痕云”以夸张的手法,将石头比作云痕,既突出了其形状之独特,也暗示了它可能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历史故事。

接着,“土蚀爊金液,苔皴截铁文”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石头表面的自然痕迹,土的侵蚀和苔藓的生长,仿佛在石头上刻下了岁月的印记,同时也暗示了石头曾经历过的炼制过程,如同金液被土侵蚀,又如铁文被苔藓切割,形象地表现了时间与自然对它的影响。

“响非弦脆杂,清浣俗纷纭”则直接点明了这块石头的独特之处——它能发出不同于普通乐器的声音,清脆而纯净,能够洗涤世俗的纷扰,引人深思。这种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净化人心,让人在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

最后,“袖里东溟小,罗浮不足云”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响石比作袖中的小东海,以及不足以比拟的罗浮山,强调了其非凡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是对响石本身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块响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纯净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