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八十五)
流传释家亲受记,止于大国来西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尊旃檀材质的佛像,其形象高大,身长一丈六尺,具备三十二种完美的相貌特征,象征着佛的庄严与神圣。据传这尊佛像是由佛教徒亲身接受过记载,且它的流传始于某个大国,最终来到了西方。诗人张昱通过此诗展现了对佛教艺术的敬仰以及对佛法传播历史的关注,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宗教文化的独特见解。
词语解释
大国的意思:(1).古指大诸侯国。《诗·商颂·长发》:“ 玄王 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公羊传·隐公五年》:“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何休 注:“大国谓百里也。”《后汉书·樊宏传》:“ 宏 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负黄泉,愿还 寿张 ,食小乡亭。’”(2).泛指大的国家。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三:“大国的客人,那是我们 闵家 佩荑小姐 呢!”(3).比喻具有独立性的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于是 荀况 《礼》、《智》, 宋玉 《风...
佛像的意思:◎ 佛像 fóxiàng[figure of Buddha] 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家亲的意思:(1).家族中的长辈。多指父母。《世说新语·方正》“鬼子敢尔”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崔少府 女,未嫁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盌箸棺中。” 隋 无名氏 《张伏敬墓志》:“遂使家亲伤心断骨。”(2).指已故的亲人。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諕的我身心恍然,负急处难生机变;我只索念会呪语,数会家亲,诵会真言。”《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 西门庆 听了説道:‘人死如灯灭,这几年知道他往哪里去了,此是你病的久,神虚气弱了,哪里有甚么邪魔魍魎家亲外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 晁大舍 忽然想起...
流传的意思:[释义](动)(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构成]偏正式:流〔传 [例句]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作谓语)...
三十的意思:(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释家的意思:佛教;佛教徒。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一合於道塲,非十地之所阶,释家之唱也。” 唐 沉亚之 《灵光寺僧灵祐塔铭》:“释家之法,以弟子嗣师。”...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受记的意思:(1).亦作“ 受纪 ”。指接受祭享。《汉书·司马迁传》:“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记。”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诸神受记。”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诸神将受纪,四海共迎祥。”(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传称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记,法中出家。”《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知是 范...
完全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齐全。 (2) (形)全部。 [构成]并列式:完+全 [例句]完全同意。(作状语)[同义]完整...
西天的意思:◎ 西天 xītiān(1) [India]∶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因为印度古称 天竺,在中国西南方向,故略称 西天;所谓“西天取经”即指去印度取经(2) [Western Paradise] [佛]∶指极乐世界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西游记》...
旃檀的意思:◎ 旃檀 zhāntán[sandal(wood)] 古书上指檀香...
丈六的意思: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长度。后亦借指佛身。《后汉书·西域传·天竺》:“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丹素炫彩,金玉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 鹿苑 ;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 双林 。” 范祥雍 校注:“丈六谓佛身,《佛説十二游经》:‘佛身长丈六尺。’”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丈六放金光,神通称极大。”...
三十二相的意思:佛教语。谓佛陀具有的三十二种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与微细特征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如足下安平、手指纤长、金色、丈光、身如师子、广长舌、绀青眼、顶成肉髻和眉间白毫等相。各经所举略有出入。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唐 欧阳詹 《福州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亭亭厥心,隐出真像三十二相。”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独殿以居之,翼二菩萨於左右,三十二相足,八十种好具。”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旃檀佛像的意思:见“ 旃檀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