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祖教寺(其二)赏析

祖教寺(其二)

宋 · 章谦亨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
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

注释

遗音:遗留下的声音。
翠林:碧绿的树林。
转教:转而教化。
亘古今:自古至今。
端阳:端午节。
破衲:破旧的僧袍。
蒲酒:菖蒲酒。
远心:深远的心思。

翻译

飞鸟的歌声飘进青翠的树林,转眼间又与柳外黄莺的鸣叫交织在一起。
山岩上云雾来去无常,见证了寺庙朝夕的变迁,溪流伴随寺庙历经了无数个世纪。
端午节游客路过,欢喜地采摘艾草,僧人却因破旧衣衫不愿缝补。
杯中的菖蒲酒无需推辞,只愿沉醉其中,目光遥望远方的青山,心中怀揣着遥远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祖教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章谦亨对禅寺生活的独特感受。首句“飞鸟遗音入翠林”以鸟鸣声穿越翠绿的树林,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次句“转教柳外和莺吟”进一步强化了和谐的音乐画面,柳树外黄莺应和,增添了春意。

“岩留云雨过朝暮”写山岩历经风雨,暗示时间的流转,也寓含了僧人在此度过日夜的修行生活。接下来,“寺枕溪流亘古今”描绘寺庙坐落在溪流旁,见证着岁月的流逝,表现出历史的悠久。

“客过端阳欣采艾”点明端午节的到来,游客们前来采艾叶,体现了节日的民俗活动。然而,“僧嫌破衲懒缝针”则反映出僧人们专注于内心修行,对外界琐事不甚关心的态度。

最后两句“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有远心”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但目光仍远眺青山,透露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内心的远方寄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