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越歌八首(其三)赏析

越歌八首(其三)

元末明初 · 宋濂
越王台下是侬家,一尺龙梭学织纱。
愿郎莫栽梨子树,遮却房前夜合花。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宋濂的《越歌八首》中的第三首,以越王台为背景,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细腻情感。诗中女子自述居住在越王台下,她专注于学习织造技艺,特别是擅长用一尺长的龙梭编织纱绸。她向心上人提出一个特别的愿望,希望他不要种植梨树,因为梨花虽美,却可能遮挡了她房前的夜合花。夜合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女子心中的纯洁或私密的情感,她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像夜合花一样自然、不受外物干扰地生长。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细腻情感。

词语解释

梨子的意思:亦作“棃子”。梨树的果实。 明 高濂 《遵生八笺·酱佛手香橼梨子》:“棃子带皮入酱缸内,久而不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幸得各人酒量还好,都吃两片梨子、苹果之类下酒。”...

龙梭的意思:(1).《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唐 李贺 《有所思》诗:“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梭攒双蛾。” 宋 苏轼 《和仲伯达》:“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清 方履籛 《祭董母庄太宜人文》:“犹陈象服,虚佇龙梭。”(2).小战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始则击破其尾棚,继復击沉其华艇,以龙梭而当其火船。”...

侬家的意思:(1).自称。犹言我。家,后缀。 唐 寒山 《诗》之一六九:“儂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 五代 王延彬 《春日寓感》诗:“也解为诗也为政,儂家何似 谢宣城 。” 清 吴伟业 《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儂家媚。”(2).女子自称。犹言奴家。 宋 晏殊 《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 宋 苏轼 《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 鴟夷 去,应记儂家旧住西。” 元 杨椿 《西湖竹枝词》:“儂家生长在 西湖 ,暮管朝絃随处呼。”(3).旧时女子称自己的家...

前夜的意思:◎ 前夜 qiányè[eve] 前夕...

台下的意思:(1).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于臺下。”《韩诗外传》卷二:“ 颜渊 侍坐, 鲁定公 于臺, 东野毕 御马于臺下。”(2).古时对人的尊称。《水浒后传》第七回:“ 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趋謁旌旄,足慰平生。’”(3).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一党在台上,那一党在台下。”...

王台的意思:(1).指 春秋 吴王 阖闾 所筑之 姑苏台 ,在 姑苏山 上。一说 夫差 筑。《国语·吴语》:“ 越 师遂入 吴国 ,围王臺。” 韦昭 注:“王臺, 姑苏 。”(2).指工蜂为培育蜂王所筑的巢房。房形长大,房壁较厚,房口朝下。 巴金 《电》五:“ 英 ,你记住,看见蜂在做王台,就毁掉它,免得分封太快了。”...

夜合的意思:(1).合欢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八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夜合,叶晨舒而暮合。一名合昏。” 唐 元稹 有《夜合》诗。(2).向日莲的别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引 唐 郑熊 《番禺杂记》:“海南有向日莲,花似木芙蓉而极香,其花东西向日,至暮而谢。一呼夜合。”(3).花名。详“ 夜合花 ”。(4).药用植物何首乌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一尺的意思:(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 ,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 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 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 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

夜合花的意思:(1).植物名。落叶灌木,叶椭圆形,至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花顶生,色白,极香。(2).植物名。即合欢花。 唐 无名氏 《杂词》:“捲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宋 苏轼 《过高邮寄孙君孚》诗:“可怜夜合花,春枝散红茸。”...

越王台的意思:(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2).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为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筑。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 ,乐奏 越王臺 。”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