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醉宿僧舍觉起言志赏析

醉宿僧舍觉起言志

明 · 张元凯
偶携绿玉壶,来借青莲座。
桃花对命觞,尽醉颓然卧。
春云夜不飞,覆被为我衣。
残月升高檐,照见白板扉。
萧然在僧舍,起立双树下。
顾影独徘徊,万感生清夜。
原生久悬鹑,买臣行负薪。
嗟嗟江海客,何蒙牖下尘。
人生贵适意,富贵何时至。
投湘不可为,乘桴非吾事。
吾已无黄金,安用求知音。
楚狂接舆者,庶几获我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醉宿僧舍觉起言志》描绘了诗人在僧舍中的一夜醉眠,醒来后深思人生境遇的情景。首句“偶携绿玉壶,来借青莲座”展现了诗人带着酒壶,来到清净的僧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下来,“桃花对命觞,尽醉颓然卧”写诗人饮酒尽欢,醉倒于地,表现出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春云夜不飞,覆被为我衣”以自然景象寓言,暗示时光静止,诗人得到暂时的安宁。然而,“残月升高檐,照见白板扉”又透露出孤独和清醒,月光下的简朴环境更显诗人内心的孤寂。在“萧然在僧舍,起立双树下”,诗人独自在树下徘徊,思考着人生的际遇。

“原生久悬鹑,买臣行负薪”引用典故,表达自己像原宪贫穷,或如朱买臣背柴,感叹命运多舛。接着诗人感慨“嗟嗟江海客,何蒙牖下尘”,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以及对自己为何身处尘世的疑问。

“人生贵适意,富贵何时至”揭示了诗人追求心灵满足而非物质富足的人生观。最后,“投湘不可为,乘桴非吾事”表明他不愿投身官场,也不愿漂泊不定,而“吾已无黄金,安用求知音”则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结尾处,“楚狂接舆者,庶几获我心”借庄子的典故,期望能遇到理解自己的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醉宿僧舍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词语解释

板扉的意思:板门。《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徘徊半晌,去白板扉上题四句诗。”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残月的意思:◎ 残月 cányuè[crescent] 清晨出现的弯月;残缺不圆的弯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乘桴的意思: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楚狂的意思:《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邢昺 疏:“ 接舆 , 楚 人,姓 陆 名 通 ,字 接舆 也。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 楚 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 唐 韩愈 《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 狂小子 韩退之 。” 清 顾炎武 《谒夷齐庙》诗:“ 楚 狂歌凤衰,荷蕢讥击磬。”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黄陂》诗:“举轡 黄州 近,全身问 楚 狂。”亦作“ 楚狂人 ”、“ 楚狂士 ”、“ 楚狂子 ”。 唐 李白 《庐...

春云的意思: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对命的意思:(1).对答君命。《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清 方苞 《跋石斋黄公手札》:“陈言对命,无一不与帝心相违。”(2).抵命;拚命。《西游记》第九十回:“他若无知,坏了我二狮,即将 八戒 杀了对命。” 臧克家 《炭鬼》诗:“活着专为了和炭块对命,是几时结下了不解的仇怨?”...

覆被的意思:(1).覆盖。喻施恩泽。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先王推行道德,和调阴阳,覆被 夷 狄 ,故 夷 狄 安乐,来朝中国。” 唐 李端 《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诗:“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伏以先帝功德之美,覆被天下。”(2).压制;埋没。 汉 王符 《潜夫论·明忠》:“歷观古来爱君忧主敢言之臣,忠信未达,而为左右所鞠按,当世而覆被。” 汪继培 笺:“覆被,犹言覆冒。”(3).盖被;被子。《南史·隐逸传下·沉麟士》:“及敛,仍移布於尸下,以为敛服。反被左...

富贵的意思:[释义](形)指有钱又有地位。 [构成]并列式:富+贵 [例句]富贵人家。(作定语)[反义]贫贱...

负薪的意思:(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礼记·曲礼下》:“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唐 杜甫 《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与 潮儿 方自后山负薪以归。”(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负薪,期与相毕。”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为探 秦臺 意,岂命余负薪。” 王琦 汇解:“今将西适 秦 地,必将有所遇合,岂令余穷困无聊,而至於负薪自给乎?”(3).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汉书...

感生的意思:见“ 感生帝 ”。...

感生的意思:见“ 感生帝 ”。...

顾影的意思:亦作“ 顾景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之一:“低迴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视妾可作男儿否?’生视之,儼然一顾影少年也。”...

海客的意思:◎ 海客 hǎikè(1) [voyager]∶经常出海航行之人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tramp]∶居无定所的江湖人...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黄金的意思:◎ 黄金 huángjīn(1) [gold](2) 铜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太傅赍黄金。(3) 金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4) 金黄色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5) 见“金”...

江海的意思:(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 丹顿 拜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宋 苏轼 《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

嗟嗟的意思:(1).叹词。表示招呼。《诗·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2).叹词。表示感慨。《楚辞·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唐 李颀 《行路难》诗:“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可为邻。” 明 张煌言 《长鲸行》:“嗟嗟长鲸尔何愚,如彼异类空屈节。”(3).叹词。表示赞美。《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郑玄 笺:“重言嗟嗟,美叹之深。”《汉书·韦贤传》:“嗟嗟我王, 汉 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 明 陈烈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后序》:“嗟嗟树开国之勋猷,昭传世之...

接舆的意思:春秋 楚 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 邢昺 疏:“ 接舆 , 楚 人,姓 陆 名 通 ,字 接舆 也。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是以 箕子 佯狂, 接舆 避世。”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渡头餘落日,墟里上孤烟。復值 接舆 醉,狂歌 五柳 前。”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 陆羽 ﹞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徊不得意,或慟哭而归,故时谓之‘今接舆’也。” 章炳...

尽醉的意思:尽情醉酒。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浊醪必在眼,尽醉攄怀抱。”《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伯酒量极高的,当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尽醉纔好。”...

莲座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坐在莲花上,形容地位崇高、尊贵。...

命觞的意思:犹命酒,置酒。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宾至可命觴,朋来当染翰。” 宋 韩琦 《辛亥重九会安正堂》诗:“斯堂曾许占风光,须到重阳復命觴。”...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起立的意思:◎ 起立 qǐlì(1) [stand up]∶站起来。多用作口令全体起立!(2) [rise]∶采取直立或站立的姿势每寒夜起立。——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起立欢迎...

青莲的意思:(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

求知的意思:◎ 求知 qiúzhī[seek knowledge] 探求知识;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僧舍的意思:(1).僧人的住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暖香满室如春》:“ 宝云溪 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则燃薪火,暖香一炷,满室如春。”(2).指寺院。 宋 真山民 《晓行山间》诗:“僧舍在何许?隔林鐘磬清。”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林乌柳围金橘,僧舍香楠荫铁蕉。”...

升高的意思:◎ 升高 shēnggāo[elevate;rise;hoist;ascend] 提高地位、程度或水平升高温度...

适意的意思:[释义](形)舒适。 [构成]动宾式:适|意 [例句]夏天洗冷水澡;适意极了。(作谓语)[同音]示意、释义...

庶几的意思:◎ 庶几 shùjī(1) [maybe]∶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2) [almost]∶差不多;近似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3) [talent]∶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双树的意思: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

桃花的意思: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

颓然的意思:◎ 颓然 tuírán(1) [dejected;disappointed](2) 寂静;寂然(3) 衰老的样子颓然老矣一个颓然的希望...

万感的意思:◎ 万感 wàngǎn[all kinds of feelings] 种种感触万感交集...

为我的意思: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下尘的意思:(1).谦词。犹下风。《战国策·楚策二》:“三十餘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 鲍彪 注:“凡人相趋则有尘,战亦有尘。不敢与 齐 抗,故言下。”(2).比喻随从的地位。《好逑传》第十三回:“晚生寒贱下士,实不识台鼎桃夭大义。但奉 过老先生 差委而来,不过聊充红叶青鸞之下尘,原不足为重轻。” 王闿运 《为罗运使勋上曾总督书》:“窃闻古之论知遇者,不必蒙便蕃之惠,受显擢之誉,然后诵鸿恩,称私荣,以长託于下尘也。”(3).谓凡庸,尘俗。《红楼梦》第五回:“而且 宝釵 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 黛玉 孤高自许,目无下...

萧然的意思:(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悬鹑的意思:鹌鹑毛斑尾秃,似披敝衣,因以“悬鶉”比喻衣服破烂。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被布裘,裘有百结,滥缕如悬鶉。”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花深时伏雉,釜冷尚悬鶉。”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各遂其生,各均其利,杼轴繁而悬鶉之衣絶,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参见“ 悬鶉百结 ”。...

牖下的意思:户牖间之前;窗下。亦借指寿终正寝。《诗·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郑玄 笺:“牖下,户牖间之前。”《左传·哀公二年》:“ 毕万 ,匹夫也。七战皆获,有马百乘,死於牖下。” 杜预 注:“死於牖下,言得寿终。”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七:“当时侍行如 童贯 、 梁师成 辈皆坐诛,而 俅 独死於牖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猫怪》:“作官二十年,草菅人命者不知凡几,尚思恬退林泉,正命牖下,妄想极矣。”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我之伏处牖下,一无所图。”...

玉壶的意思:◎ 玉壶 yùhú(1) [kettle made by jade]:玉制的壶(2) [chronometer]:计时器,即宫漏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生的意思:指 原宪 。 孔子 弟子,字 子思 ,亦称 原思 、 仲宪 。 春秋 鲁国 人,一说 宋国 人。 孔子 亡,隐居于 卫国 ,以蓬户褐衣蔬食为乐。事见《庄子·让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后诗文多用以指称贫士。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 原生 衣百结, 颜子 食一簞。” 明 何景明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谅怀 原生 耻,庶悟 孔父 嘆。”...

照见的意思:(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

知音的意思:◎ 知音 zhīyīn(1)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知心朋友...

江海客的意思:犹江海人。 唐 杜甫 《洗兵马》诗:“ 张公 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 南唐 冯延巳 《谒金门》词:“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明 刘基 《再和倒用前韵》:“惆悵多忧江海客,登楼独自看台星。” 元 萨都剌 《和学士伯生虞先生寄韵》:“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 清 黄景仁 《除夕述怀》诗:“我本江海客,风水性所諳。”参见“ 江海人 ”。...

狂接舆的意思:接舆 , 春秋 楚国 人,佯狂避世,故称。《庄子·应帝王》:“ 肩吾 见 狂接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