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赵希贤所藏墨竹(其三)赏析

题赵希贤所藏墨竹(其三)

宋末元初 · 仇远
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
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

翻译

在谢家的庭院中,有如美玉般的佳人
她气质出众,不落俗套,谁能说她的骨相清冷呢

注释

谢家庭下:谢家的庭院,可能指名门望族或诗人的家族。
玉:比喻女子的纯洁或高贵。
琅玕:古代对美玉的称呼,这里形容女子如玉般美丽。
风标:风度和品格,指人的气质和举止。
夐不俗: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骨相寒:原指骨骼清奇,这里可能是赞美女子气质清冷,而非真的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题赵希贤所藏墨竹(其三)》。诗中的“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两句,通过对“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品质的追求和鉴赏能力。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贵,因此这里“谢家庭下玉”可能指的是赵希贤家中的艺术藏品,或是特指某一件珍贵的墨竹作品,而“化此青琅玕”则是在赞美这件艺术品的精妙绝伦,似乎能够将普通的青石(即“青琅玕”)也转化为珍贵的玉器。

接下来的“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两句,则是对赵希贤所藏墨竹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内涵进行赞美。“风标”指的是一种高雅脱俗的艺术风貌,“夐不俗”则强调了这种风格与众不同的特点。而“谁谓骨相寒”则是在反驳那些可能批评这件作品缺乏生气或者情感表达的人,认为这样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诗人看来,这件艺术品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充满了生命力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