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山中和韵赏析

山中和韵

宋 · 文天祥
白扇挥残暑,青鞋踏嫩晴。
花床寻小隐,石鼎引长鸣。
纱帽有时去,酒壶惟意倾。
山僧痴与坐,闲却瘦弥明。

拼音版原文

báishànhuīcánshǔqīngxiénènqíng

huāchuángxúnxiǎoyǐnshídǐngyǐnchángmíng

shāmàoyǒushíjiǔwéiqīng

shānsēngchīzuòxiánquèshòumíng

注释

白扇:用来驱热的白色扇子。
残暑:残留的夏日炎热。
青鞋:青色的布鞋。
嫩晴:初晴时分,天气清新。
花床:花丛中的小径或休息处。
小隐:隐藏在花丛中的小地方。
石鼎:石头制成的煮水器。
长鸣:持续的响声,此处指煮水声。
纱帽:轻薄的帽子,可能象征闲适的官职或文人身份。
去:离开。
酒壶:盛酒的容器。
惟意倾:随心所欲地倒酒。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痴与坐:全神贯注地静坐。
闲却:清闲无事。
瘦弥明:清瘦而眼神明亮,形容心境清静。

翻译

白扇驱散最后的暑气,青色布鞋踏上新晴的路面。
在花丛中寻找小小的隐秘处,石制茶鼎煮水声悠长。
偶尔戴上纱帽出门,随意倒满酒壶畅饮。
山中的僧人沉醉于静坐,清闲的生活使他更加清瘦而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与僧人共同度过的悠闲时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清新脱俗的山中生活图景。

"白扇挥残暑,青鞋踏嫩晴":开篇即描绘了炎热夏日用白色扇子驱散余暑,与穿着青鞋在柔和晴朗的天气中漫步的情境。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花床寻小隐,石鼎引长鸣":这里讲述了诗人在花丛中寻找一处偏僻之地,并通过敲击石制的锅具发出悠长的声音。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纱帽有时去,酒壶惟意倾":诗人穿戴着轻便的纱帽,有时也会将其摘下。酒壶则是随心所欲地倒出酒来,这里暗示了一种不受束缚、随性而为的生活哲学。

"山僧痴与坐,闲却瘦弥明":最后一句写诗人与山中的僧侣一起沉浸于静坐之中,他们的心灵在自然中得到了净化和启迪。"闲却瘦弥明"可能是指通过静心冥思,使原本朦胧的精神世界变得清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简约生活和精神寄托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