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房赏析

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房

明 · 欧大任
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
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
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
回首缁尘心独远,欲从初地得皈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长途跋涉后,于傍晚时分抵达报国寺,投宿在英上人房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疲惫与内心的宁静。

首联“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遁入幽静之感。诗人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旅程,终于在夕阳西下之时,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报国寺。这里的“名山”不仅指实际的山峰,也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之地,“翠微”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

颔联“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寺院景象。高高的阁楼之上,一盏佛灯温暖而明亮,似乎在欢迎着远方的旅人,为他留下一个安眠之所。而“中天禅月”则更加深了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行人的征衣上,既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映照出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颈联“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身处宁静之中,但梦境却让他回到了南方,或许是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同时,远处传来春鸿北飞的声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暗示着人生旅程的不断变化与前进。

尾联“回首缁尘心独远,欲从初地得皈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反思与对精神归宿的渴望。在经历了长途跋涉和内心挣扎之后,诗人回首过去,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对清净与安宁的追求。他渴望能够从最初的起点,即佛教中的“初地”,获得心灵的皈依与解脱,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归宿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