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野河渡赏析

野河渡

元 · 王恽
苍茫刘桥渡,南北凡几过。
清霜十月交,澄湛东流波。
饮马立水边,照我两鬓皤。
行役非所苦,伤怀动悲歌。
三年恒山赵,弹劾兼拊摩。
嗷嗷眼中民,力弊差与科。
不能一勺润,慰彼烦与痾。
顾此衣带水,溉载功实多。
人而反不若,低首愧野河。
素餐吾可逃,奈此苍生何。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野河渡》,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苍茫的刘桥渡口,多次往返的情景。在深秋的寒霜中,诗人饮马于水边,映照着自己斑白的鬓发,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悲伤。

诗人行役在外,虽然不觉得辛苦,但内心却因忧虑国家和百姓的疾苦而感到沉重。他回忆起在恒山赵地为官的日子,面对百姓的困苦,尽管尽力抚摩和弹劾不公,但仍旧感到无力改变现状。诗中提到“嗷嗷眼中民”,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而“力弊差与科”则反映了官府苛政给百姓带来的负担。

诗人感慨自己虽身处高位,却无法为百姓带来实际的帮助,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他自责自己如同“衣带水”,看似隔绝,实际上却无力改变现状,因此感到深深的愧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成为“素餐”,却无奈于无法解决百姓疾苦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