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其一)
宋 · 赵蕃
此山祇合便终焉,底用心劳学计然。
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
旧游要纪东南胜,有句须从甲乙编。
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
旧游要纪东南胜,有句须从甲乙编。
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注释
祇合:只应。终焉:终结之处。
心劳:费心。
学计然:学习世俗的谋略(如《战国策·范雎蔡泽列传》中的计然之策)。
贫贱:贫穷低微。
安:满足。
身外事:外在的事物。
功名:名声和地位。
宁:岂能。
俗间缘:世俗的缘分。
旧游:过去的游历。
东南胜:东南的美好风景。
甲乙编:按顺序编排(甲乙丙丁等排序方式)。
晴窗:晴朗的窗户。
遮老眼:遮挡老眼。
跏禅:盘腿打坐的禅修。
翻译
这座山本该是我最终的归宿,何必再费心去学习那些世俗的谋略。对于贫贱的生活,我已经满足于外在的一切,哪里还会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
过去的游历,我要记录下东南的美好,每句诗都要精心排列编排。
闲暇时,我坐在窗边遮住老眼,这样的宁静也足以让我参禅冥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和对过去的回忆与未来的思考。首句"此山祇合便终焉",诗人似乎在说他觉得眼前的山景足以作为人生的归宿,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底用心劳学计然"进一步强调不必过于忧虑世事,学习古代经济学家如计然的智慧,不如顺应自然,享受当下。
"贫贱已安身外事",诗人认为贫贱的生活状态已经让他满足,不再执着于追求功名利禄。"功名宁顾俗间缘"表达出他对功名的看法,宁愿不为世俗的牵绊而改变自己。"旧游要纪东南胜",诗人怀念过去的游历,尤其是那些东南地区的美好记忆,这些经历对他来说是珍贵的财富。
"有句须从甲乙编",诗人提到写作时的严谨态度,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有序地记录下来。最后两句"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诗人选择在晴朗的窗前悠闲度日,甚至有时闭目静坐,仿佛与禅修相伴,体现了他的宁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赵蕃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过往经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宁静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