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其六)
宋 · 赵蕃
投老知何地,此生休问天。
未须悲坎轲,聊复寄蹁跹。
但觉官如缚,浑忘诗似禅。
不堪儿子诵,敢望故人传。
未须悲坎轲,聊复寄蹁跹。
但觉官如缚,浑忘诗似禅。
不堪儿子诵,敢望故人传。
注释
投老:年老。知何地:不知将去往何处。
此生:这一生。
休问天:别再问苍天。
未须:不必。
悲坎轲:为坎坷的命运悲伤。
聊复:姑且。
寄蹁跹:寄托于轻盈的舞动。
但觉:只觉得。
官如缚:官场束缚如同枷锁。
浑忘:全然忘记。
诗似禅:诗歌犹如禅意。
不堪:忍受不了。
儿子诵:孩子诵读。
敢望:敢期待。
故人传:友人流传。
翻译
年老时不知将去往何处,这一生就别再问苍天的安排了。不必为坎坷的命运悲伤,姑且寄托于轻盈的舞动中寻找慰藉。
只觉得官场束缚如同枷锁,全然忘记诗歌犹如禅意般超脱。
忍受不了孩子诵读这样的诗,更不敢期望友人将其流传下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诗人晚年对未知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首句"投老知何地"揭示了诗人步入老年的迷茫,对于未来的去向感到无从把握。"此生休问天"则流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意味,暗示人生道路不由个人掌控。
接下来,诗人试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未须悲坎轲"告诉自己不必过于悲伤,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顿只是暂时的。"聊复寄蹁跹"借用舞蹈的姿态,表达出在逆境中仍保持轻盈与乐观的态度。
"但觉官如缚"一句,诗人将官场束缚比喻为枷锁,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而"浑忘诗似禅"则透露出诗人寻求精神解脱,将诗歌创作视为一种类似禅修的超脱境界。
最后两句"不堪儿子诵,敢望故人传",诗人担心自己的诗歌不被后辈理解和欣赏,甚至不敢期望朋友的流传,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文学流传的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展现了赵蕃独特的诗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