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赏析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唐 · 孟郊
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
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

拼音版原文

jiābīnzàichùzhìtíngchūnshāndiān
zhěmiùfāngfēiyán

shìtīngchéngchèshēngguāngzuòliánmián
qíngxièfēngzhàngcuìlàngduōpíngxiǎn

chěnggāozhìwèijūnyínqiūtiān

注释

嘉宾:指尊贵的宾客。
何处:哪里。
置亭:建造亭子。
春山巅:春天的山顶。
顾:看。
寂寞者:孤独的人。
谬厕:误入。
芳菲筵:盛开的花朵之宴。
视听:视觉和听觉。
澄澈:清澈。
声光:声音和光芒。
连绵:连续不断。
晴湖:晴朗的湖。
泻:倒映。
峰嶂:山峰和屏障。
翠浪:碧绿的波浪。
萍藓:浮萍和苔藓。
逞:展现。
高志:高远的志向。
为君:为了你们。
秋天:秋天的景色。

翻译

嘉宾们在哪里,他们在春天山顶建了亭台。
看着我这个孤独的人,误入了繁花盛开的宴席。
每天的视听都变得清澈,声音和光芒交织不断。
晴朗的湖面倒映着山峰和屏障,碧绿的波浪间满是浮萍苔藓。
我如何能抒发高远的志向,就为你们吟唱这秋天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春景图。"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一句,以一个问题的形式引出了整个画面:有贵宾来到高高的春日山巅上,他们或许是文人墨客,或是士大夫之类的人物,而他们置身于一座亭子里。这里的“嘉宾”二字给人以尊贵和谐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来访者的礼遇与期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这两句,通过“顾”字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致的审视。这里的“寂寞”形容山中之静谧,而“谬厕芳菲筵”则是说这些美好的景色似乎都在为诗人的心情和意志做着铺垫,准备好了一幅画卷,让人一看便如痴如醉。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两句中,“视听”指的是通过眼睛和耳朵感受的景象与声音。这里强调的是春天清新的气氛,以及声音和光线在这个宁静之地交织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这两句描写了山中的湖泊、峰峦以及波涛。"晴湖"指的是阳光照耀下的湖泊,水面平静而清澈;"泻峰嶂"则形容山峰的峻险和连绵不绝。"翠浪多萍藓"中的“翠浪”是绿色的波涛,而“萍藓”指的是湖泊中生长的水草,这些植物在春天更显得繁茂。

"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最后两句,诗人似乎是在追问自己为什么要置身于这样的山巅之上,而后一句“为君吟秋天”则表明了诗人的初衷:在这春意盎然的景致中,他想要吟咏出属于秋天的情感。这里的“逞高志”意味着诗人不仅想把握眼前的美好,也希望通过这种环境来激发更为深远的情怀和理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巅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享受与追求,以及内心高洁志向的展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