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闽僧秀嵓寄竹溪僧(其一)
元 · 张翥
峰北峰南法界中,杖藜来往夕阳钟。
时过花洞逢游鹿,夜咒珠台放钓龙。
七字诗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
羡师方外全无事,只个蒲团又过冬。
时过花洞逢游鹿,夜咒珠台放钓龙。
七字诗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
羡师方外全无事,只个蒲团又过冬。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诗《次韵闽僧秀嵓寄竹溪僧(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禅修生活画面。首句“峰北峰南法界中”,点明了僧人修行的环境,峰峦叠嶂,佛法无边。诗人手持藜杖,悠然漫步在夕阳余晖下,伴随着寺庙的钟声,体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节奏。
“时过花洞逢游鹿,夜咒珠台放钓龙”两句,通过描绘僧人在花洞偶遇悠闲的鹿和夜晚在珠台静心垂钓的场景,展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平静。这里的“咒”字,可能暗示着僧人的禅定修行,或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七字诗才清似水,三生骨相古于松”赞美了僧人的诗才如清水般清澈,骨相则如古松般坚韧,显示出他的才华和修行的深厚底蕴。
最后两句“羡师方外全无事,只个蒲团又过冬”,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无欲无求、自在生活的羡慕,以及对僧人度过寒冬的简单生活的敬佩。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僧人的禅意生活,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