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四首
取材落实谁占验,挠物摇风各怨恩。
朽壤渐成常化化,杈枒中有不存存。
渚山莫羡丛兰茂,会向残年叹露根。
曾侍东皇览绿章,花花微汝孰相当。
暗巢昔许流莺接,惊救今看谷鸟忙。
陇首飞云无限思,横汾哀雁不成行。
蓟门九月繁砧后,尽共征人怨去乡。
此身飘荡逝何求,平远诗愁总未休。
若有人兮衣薜荔,悲哉秋也被梧楸。
交期讵可论渝色,禅味行将悟打头。
目极江南真似扫,清凉山下莫登楼。
长年何事不堪悲,坐尽寒灯独夜时。
槐国梦空虚著我,枫人容老始怜伊。
一联漫写相思字,三径还添养拙资。
省识洞庭波欲静,春风未恨返枝迟。
词语解释
薜荔的意思:(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不堪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承受不了:不堪一击。 (2) (动)不能(多用于不好或不愉快的方面):不堪设想。 (3) (副)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疲倦不堪。 (4) (形)坏到极深的程度:不堪回首。 [构成]偏正式:不〔堪 [同音]不刊...
不存的意思:(1).不存在。《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2).谓危险。《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卒然遇軼才之兽,骇不存之地。” 颜师古 注:“不存,不可得安存也。”...
不成的意思:[释义](助)用在句子末了,同副词“莫非”、“难道”配合,表示反问或推测。难道你要考考我~? [构成]偏正式:不〔成...
残年的意思:[释义](1) (名)指人的晚年。 (2) (名)一年将尽的时候。 [构成]偏正式:残(年 [例句]苦度残年。(作宾语)发挥残年的余热。(作定语)...
杈枒的意思:1.亦作"杈桠"。树的分枝。 2.参差交错貌。...
禅味的意思:谓入于禅定时安稳寂静的妙趣。 唐 杜甫 《杜氏墓碑》:“絶荤血於禪味,混出处於度门。”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雅知足禪味,翫世失忧喜。”...
长年的意思:[释义](1) (名)一年到头;整年。 (2) (名)〈方〉长工。 (3) (名)〈书〉长寿。 [构成]偏正式:长(年 [例句]长年出门在外。(作状语)长年的操劳使他很衰老。(作定语)另见“长zhǎnɡ”下“长年”。...
成行的意思:◎ 成行 chéngháng[line] 形成行列人行道上行人成行沿岸岛屿成行◎ 成行 chéngxíng[embark on a journey] 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年底恐难成行...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丛兰的意思: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文子·上德》:“丛兰欲脩,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颜回 败其丛兰, 冉耕 歌其芣苢。” 唐 元稹 《别李三》诗:“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存存的意思:(1).谓保全、育成已存者。《易·繫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颖达 疏:“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万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万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性谓稟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庄子·田子方》:“ 楚王 与 凡君 坐,少焉, 楚王 左右曰 凡 亡者三。 凡君 曰:‘ 凡 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 凡 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 楚 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 凡 未始亡而 楚 未始存也。’”《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意以为获无用之虏,不如安有益之民;略荒裔之...
打头的意思:(1).带头;领先。 宋 陶穀 《清异录·肢体》:“天下多口不饶人,薄德无顾藉,措大打头,优伶次之。”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二折:“兀那厮,十八般武艺,什么打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戴了一顶狗皮帽,打头迈进里屋来。”(2).起初;开头。 宋 杨万里 《阊门外登溪船》诗:“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西游补》第八回:“﹝判使﹞又稟:‘爷,前任的爷都是看历本的。’ 行者 翻开看看,只见打头就是十二月,却把正月住脚;每月中打头就是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把初一做住脚。”(3)....
登楼的意思:(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
洞庭的意思:(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
东皇的意思:(1).指天神 东皇太一 。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秉玉朝羣帝,樽桂迎 东皇 。”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俗尚 东皇 祀,謡传 义帝 寃。” 元 陈樵 《碧落洞》诗:“杖头化作光明烛,愿逐 东皇 下九垓。”参见“ 东皇太一 ”。(2).指司春之神。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 东皇 去后韶华在,老圃寒香别有秋。”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长信昨来看,忆共 东皇 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春闺四咏》曲:“愁他春尽问 ...
独夜的意思:(1).一人独处之夜。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捣衣》词:“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2).鸡的别名。《类说》卷二五引《玉泉子·鸡五德》:“鸡一名独夜,一名司晨。”...
枫人的意思:指老枫树上生长的瘿瘤。因似人形,故称。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枫人》:“ 五岭 之间多枫木,岁久则生瘤癭,一夕遇暴雷骤雨,其树赘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 越 巫取之作术,有通神之验。”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天黄生颶母,雨黑长枫人。” 清 陆烜 《梅谷偶笔》:“ 岭南 枫木之老者或生癭瘤,遇雷雨暴长一枝如人形,谓之‘枫人’。”...
寒灯的意思: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髮。” 宋 柳永 《浪淘沙》词:“梦觉、透窗风一綫,寒灯吹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文襄款客》:“士人返舍,依然寒灯如豆,破壁頽垣犹如故也。”...
何事的意思:(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横汾的意思:据《汉武故事》, 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 ,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 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汉武 横 汾 日, 周王 宴 镐 年。”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燕 镐 皇恩渥,横 汾 圣藻雄。” 蒋士超 《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 汾 追 汉武 ,已无十万水犀军。”...
花花的意思:(1).好看;漂亮。 宋 江万里 《宣政杂录·词谶》:“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高公 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当代》1981年第2期:“我们道边地头没活计,更没闲工夫去摆花花架子。”(2).形容热闹、繁华。《捻军歌谣·穷爷们结成捻》:“交了好运发了财,花花大戏唱几臺。” 夏衍 《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 上海 是一个花花城市,要教育他们‘不准调戏妇女’。”(3).指歌舞妓。 元 张可久 《小桃红·夜宴》曲:“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
化化的意思:化其所化。犹言感化外物。《文子·守真》:“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达此道者,虽知统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石,犹无益於治天下也。”《列子·天瑞》:“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张湛 注:“不生者固生物之宗,不化者固化物之主。”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然其清浄可以治人。”迭音后缀。用来加强语气。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冷化化的那里寻去?”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羞人化化的,怎么叫!”...
槐国的意思:见“ 槐安国 ”。...
会向的意思:犹应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
蓟门的意思:即 蓟丘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 蓟 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 德胜门 外有 土城关 ,相传是古 蓟门 遗址,亦曰 蓟邱 。”参见“ 蓟丘 ”。...
江南的意思:◎ 江南 jiāngnán(1)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2)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泛指长江以南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惊救的意思:急忙抢救。《旧唐书·刘济传》:“及长,颇异常童。所居室焚,人皆惊救, 济 从容而出,众异之。” 清 陈确 《鲍节妇传》:“去顷之不来,家人益疑之。跡而啟其户,则已以向所治油线縊死矣。惊救得甦。”...
九月的意思:◎ 九月 jiǔyuè(1) [september]∶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2) [the ninth moon]∶第九个太阴月(3) [nine month]∶九个月...
讵可的意思: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空虚的意思:[释义](形)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构成]并列式:空+虚 [例句]思想空虚。(作谓语)...
凌竞的意思:见“ 凌兢 ”。...
流莺的意思:亦作“ 流鸎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陇首的意思:(1).古山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 李贤 注:“ 陇首 ,山名,在今 秦州 。”(2).指 陇山 之巅。《汉书·礼乐志》:“朝 陇 首,览西垠。” 颜师古 注:“ 陇坻 之首也。”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三:“春光发 陇 首,秋风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 秦 水别 陇 首,幽咽多悲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有《小方壶忆梅诗》,节其大概云:‘……岁云暮矣...
露根的意思: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根,国之根本,指人民。《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国无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渐。”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国无一年之积,则有露根之渐。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国以民为本,故国无积蓄,则民渐至於流离暴露也。”...
落实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计划、措施、统计数字等)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2) (动)使落实。 (3) (动)〈方〉(心情)安稳。 [构成]动补式:落〈实 [例句]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作谓语)...
漫写的意思:随意写作。 宋 梅尧臣 《漫书》诗:“蒲葵两钱扇,漫写未嫌轻。”...
目极的意思:用尽目力远望。《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 江 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西北有楼,出 凌云臺 ,俯临朝市,目极京师。” 唐 王维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且目极皆山,无平地。”...
南真的意思:星名。即南极老人。古时认为此星可主宰人寿命的短长。 宋 晏殊 《殢人娇》词:“南真宝籙,赐 玉京 千嵗。”...
飘荡的意思:◎ 飘荡 piāodàng(1) [drift;wave]∶在水上浮动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渔船在湖中飘荡(2) [fly]∶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漂亮的头发在她的肩上飘荡(3) [rove]∶漂泊...
平远的意思:(1).平夷远阔。 宋 范成大 《回黄坦》诗:“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周 即冲寂, 吴 即流畅, 唐 稍平远,并幽夜之逸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平远的原野的尽处,明蓝的天幕一丝不皱地直垂下去。”(2).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坦之 ﹞祖 东海 太守丞,清淡平远。”(3).山水画的一种取景方法,自近山望远山,意境绵邈旷远。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 郭熙 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
取材的意思:[释义](动)选取材料。 [构成]动宾式:取|材 [例句]就地取材。(作谓语)...
三径的意思: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省识的意思:犹认识。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汗漫不省识,怳如乘桴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弟子出遗像,乃一老僧。使今见其人,亦不復省识矣。”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赠梁汾》词:“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空省识,画图展。” 郁达夫 《毁家诗纪》七:“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诗愁的意思:诗心;诗情。 宋 杨万里 《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客思方无那,诗愁得共论。” 宋 杨万里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诗:“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瘦马的意思:(1).瘦弱的马。 唐 杜甫 《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骑着瘦马儿,圪登登的又上 长安 道。”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买来养育以待再贩卖的童女;雏妓。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维扬 ﹞女子多美丽…… 扬 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谓之‘瘦马’。”《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个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
梧楸的意思:梧桐与楸树。二木皆逢秋而早凋。《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 集注:“梧桐,楸梓,皆早凋。” 南朝 梁 鲍泉 《秋日》诗:“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 唐 刘禹锡 《秋声赋》:“至若松竹含韵,梧楸蚤脱;惊綺疏之晓吹,堕碧砌之凉月。”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二:“璧月鉴廉櫳,珠星络梧楸。”...
无限的意思:[释义](形)没有穷尽。 [构成]偏正式:无(限 [例句]他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作定语)...
相思的意思:◎ 相思 xiāngsī[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相当的意思:◎ 相当 xiāngdāng(1) [match;balance;correspond to;be equivalent to]∶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得失相当(2) [suitable;fit;appropriate]∶适宜;合适相当的人选◎ 相当 xiāngdāng(1) [quite;fairly;considerably]∶很;十分;极这里相当清静(2) [enough]∶足可以,尚穿这件衣服去参加晚会就已经相当好啦...
行将的意思:◎ 行将 xíngjiāng[about to] 不久就要;将要行将为人所并。——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行将就道...
朽壤的意思:腐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 南朝 梁 沉约 《连珠》之一:“朽壤诚微,遂霣崇山之峭。”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正如种青松,而欲託朽壤。”...
养拙的意思:(1).谓才能低下而闲居度日。常用为退隐不仕的自谦之辞。 晋 潘岳 《闲居赋》:“仰众妙而絶思,终优游以养拙。” 唐 钱起 《春宵寓直》诗:“养拙惯云卧,为郎如鸟栖。”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养拙安贫贱,聊復称我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因此,他才南下‘养拙’--是说不会做官,只好休养藏拙。”(2).谓才力不称职而不为人所知或不使人知。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彼史曹者,崇扃峻宇,深附九重,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 清 魏源 《太子太...
摇风的意思:(1).扶摇风,暴风。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摇风忽起,白日两匿。”(2).谓风吹摆动。 南朝 梁 沉约 《咏新荷》:“微根纔出浪,短榦未摇风。” 唐 崔灏 《渭城少年行》:“ 长安 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 曲河 边。”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六:“柳带摇风 汉水 滨,平芜两岸争匀。”...
夜时的意思:夜间的时刻。《周礼·秋官·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 郑玄 注:“夜时谓夜晚早,若今甲乙至戊。”参见“ 五夜 ”、“ 五更 ”。...
一联的意思:(1).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秦会之 丞相卒, 魏道弼 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办,假手於士人 陈丰 。 丰 以其姓 魏 ,遂以‘ 晋絳 和戎’对‘ 郑公 论諫’……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两壁书画丹青,琴书消酒,左右泥金隶书一联。”(2).犹一队。《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効用。”(3).一连串。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
有人的意思:(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占验的意思:亦作“ 占譣 ”。占卜的结果得到应验。《史记·天官书论》:“ 太史公 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衡者继踵。而 皋 、 唐 、 甘 、 石 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旧唐书·方伎传·严善思》:“ 长安 中,荧惑入月,镇星犯天关, 善思 奏曰:‘法有乱臣伏罪,且有臣下谋上之象。’岁餘, 张柬之 、 敬暉 等起兵诛 张易之 、 昌宗 。其占验皆此类也。”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周 之时有推步之方,有占譣之学。”...
真似的意思:犹言酷肖(兼指神与形两方面)。 元 蒲道源 《赠传神李肖岩》诗:“画师笔底要真似,妙想乃与天机通。”...
征人的意思:(1).远行的人。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勗哉征人,在始思终。” 宋 楼钥 《荆坑道中》诗:“古涧随山转,征人趁水行。” 明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元》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鲁迅 《赠日本歌人》诗:“ 春江 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2).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劲鋭望尘而冰泮,征人倒戈而奔北。” 唐 苏拯 《古塞下》诗:“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明 高启 《春日言怀》诗:“征人新战殁,饮恨沉黄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
至此的意思:◎ 至此 zhìcǐ(1) [here]∶到此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2) [so far]∶到此时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3) [to this extent]∶达到这种情形事情缘何至此?...
中有的意思: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