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光穆皇后挽歌三首(其三)赏析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其三)

唐末宋初 · 徐铉
隐隐阊门路,烟云晓更愁。
空瞻金辂出,非是濯龙游。
德感人伦正,风行内职修。
还随偶物化,同此畏轩丘。

注释

阊门:古代苏州的城门,这里指代城市或皇宫的入口。
烟云:形容晨雾朦胧,象征迷茫或哀愁。
金辂:装饰华丽的马车,常用于帝王出行。
濯龙游:传说中的龙舟出游,比喻盛大或尊贵的活动。
人伦:指人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
内职:指朝廷内部的职位或职责。
偶物化:随万物变化,可能指顺应自然或社会的变化。
畏轩丘:敬畏那高大的殿堂,可能指对权威或神圣之地的尊重。

翻译

清晨的阊门外,烟雾缭绕更添忧郁。
只能空望着华丽的马车驶过,那并非龙舟出游的盛景。
美德感化着人间正道,风范在官职中得以修炼。
他随万物变化,同样敬畏那巍峨的殿堂。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哀伤之情的诗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远去亲人的思念。"隐隐阊门路,烟云晓更愁"一句中,“隐隐”二字形容道路的遥远与朦胧,"阊门"通常指代皇宫的大门,这里象征着权力中心的距离感;"烟云"则增添了一种梦幻与不真实的感觉,"晓更愁"表达了清晨时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忧伤。

"空瞻金辂出,非是濯龙游"一句中,“空瞻”意味着徒然凝视,而没有得到心之所向;"金辂"指的是皇帝车驾中的金饰,这里象征着皇权的荣耀;"非是濯龙游"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如今不再的情景的感慨,"濯龙"源自古代神话,是神龙戏水之意,这里用以比喻帝王出行时的壮观场面,如今却成过去式。

"德感人伦正,风行内职修"一句中,“德感”指的是由道德感化人心;"人伦"是指社会关系和人际道德,这里的“正”字表明了对这些关系的肯定与赞扬;"风行"形容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容易被人们接受;"内职修"则强调了家庭内部事务的重要性及处理这些事务的修养。

最后一句"还随偶物化,同此畏轩丘"中,“还随”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偶物"指的是偶然遇见的事物,这里的“化”字意味着变化或转变;"同此畏轩丘"则表达了对某种高贵、神圣事物的敬畏之情,"畏轩"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威仪,这里可能是指对皇后的尊崇。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宫廷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伦关系的重视,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对过往辉煌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