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余季伦赏析

次韵余季伦

宋 · 韩淲
兴寄寥寥岂尚同,诗歌往往懒求工。
从他汉魏曹刘上,尽尔齐梁沈谢中。
百巧百穷无似我,一觞一咏有如公。
今来古往能言者,多少焦琴爨下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次韵余季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传统文学的深刻理解。

首句“兴寄寥寥岂尚同”,诗人以“兴寄”为题,指出诗歌的情感寄托往往独特而难以与他人共鸣,强调了个人情感表达的独立性和个性化。接着,“诗歌往往懒求工”一句,似乎在说诗歌创作并不追求技巧上的繁复和华丽,而是更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和自然表达。

“从他汉魏曹刘上,尽尔齐梁沈谢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和近世的文学大师,表明自己并不刻意模仿前人的风格,而是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里“汉魏曹刘”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大家,而“齐梁沈谢”则指南朝的文人,韩淲在此表明自己不受传统束缚,有自己的文学追求。

“百巧百穷无似我,一觞一咏有如公。”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个性和生活态度。他认为在各种尝试和失败中,只有自己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在饮酒赋诗的生活中,他找到了与古人相似的乐趣和精神寄托。

最后,“今来古往能言者,多少焦琴爨下桐。”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中那些能言善辩之士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那些被烧成焦炭的琴和被当作柴火的桐木一样,虽然遭遇不幸,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韩淲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风格的坚持,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和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