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隐卷为秀水陈嘉言题
明 · 张宁
茆屋寄沧洲,溪深事事幽。
门无题凤客,岸有钓鱼舟。
放浪非狂士,浮沉混俗流。
犹疑人物色,不复被羊裘。
门无题凤客,岸有钓鱼舟。
放浪非狂士,浮沉混俗流。
犹疑人物色,不复被羊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人以“茆屋寄沧洲”开篇,点明了居所的简朴与远离尘嚣的地理位置,暗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接着,“溪深事事幽”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静谧与清幽。
“门无题凤客,岸有钓鱼舟”两句,通过对比门庭冷落与岸边悠闲的钓鱼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淡泊与宁静,同时也暗含着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超越。
“放浪非狂士,浮沉混俗流”则表达了诗人并非真正的狂放不羁,而是选择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完全融入也不彻底脱离,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最后,“犹疑人物色,不复被羊裘”一句,借用了古代隐士常穿的羊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审视与思考,似乎在说他不再单纯地以传统隐士的形象自居,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思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一种更为内在的精神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自我身份与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