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黄小松吴宝鼎砖拓本赏析

题黄小松吴宝鼎砖拓本

清 · 周震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武昌材瓦以朽腐,太初宫畔昭明居。
昭明楼阁高千丈,不作卑宫神禹想。
尔时陶尽公卿,此日遗文搜嵻崀。
黄金斑斓车耳失,小篆犹存一十一。
遥知鼛鼓偏荒村,木梯浮江非所恤。
苍苔碧藓吹东风,烧砖比玉坚相同。
紫盖黄旗俱寂寞,荒凉铜雀大河东。
铜雀之研几春秋,此砖幸未经雕锼。
江南春归花草稠,共醉田间聊以支吾头。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震荣题于黄小松吴宝鼎砖拓本上的作品,通过对砖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古代文明的敬仰。首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暗含对武昌的疏离,接着批评了武昌材瓦的朽腐,对比了太初宫畔昭明居的古老与辉煌。诗人感叹昭明楼阁虽高大,但不再有神禹那样的精神象征。

接下来,诗人提到陶尽公卿的时代已远去,昭明遗文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注意到砖拓上的小篆,尽管黄金斑斓的装饰已失,但文字犹在,反映出古人对文字的尊重。诗人想象着偏远村庄的鼛鼓声和简陋的木梯,表现出对民间文化的关注。

诗人进一步赞美砖瓦的坚固,即使在风雨中,也如同玉质一般坚韧。他借铜雀台的荒凉,寓言王朝的衰落,而砖拓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最后,诗人感慨江南春色虽美,但面对砖拓这样的历史见证,人们更愿意沉醉于其中,借此寄托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砖拓这一实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