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梦因成
宋 · 李曾伯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捲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捲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注释
隔江:江边。屯坞:驻扎的营寨。
孙吴: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吴国。
孤军:单独的一支军队。
阅:经历。
十九年:十九年时间。
梦觉:从梦境中醒来。
驰驱:疾驰。
月沉:月亮落下。
荒垒:废弃的壁垒。
马横塞:战马横卧在边塞。
雁宿芦:大雁栖息在芦苇中。
忆著:回忆起。
当时:那时。
身是胆:充满胆识。
归休:归来。
毋更:不要。
老江湖:在江湖上度过晚年。
翻译
隔开江边的营寨自从孙吴时代就存在,还记得那孤军曾从此路出击。十九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梦醒来,历经千万里跋涉如同疾驰的马匹。
月亮沉落在废弃的壁垒,战马横卧在边塞,寒风卷起冷沙,大雁栖息在芦苇丛中。
回忆起当年的自己充满胆识,如今归来,希望不要再在江湖漂泊,直到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回忆往昔战场情景的意境。开篇即点明了地点,隔江屯坞是孙吴时期的军事要地,而“犹记孤军出此涂”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战斗经历的深刻记忆。
接着,“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两句,作者感慨良久,对时光流逝、战事纷飞有着切肤之痛和身历其境的体验。这里的“如梦觉”意味着时间流逝得如此迅速,以至于让人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像是做过的一个梦。
下片,“月沉荒垒马横塞,风捲寒沙雁宿芦”描述了战后的荒凉景象。月光洒在废弃的城墙上,战马横卧在被战争破坏的大地之上,狂风卷起冰冷的黄沙,而大雁则栖息在芦苇丛中。这段描写充满了悲凉与荒凉之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来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毁灭和凄清。
末尾,“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英勇战绩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身是胆"形容过去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而“归休毋更老江湖”则显示出一位老将军对于自己年华已高、无法再次回到战场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战争记忆的回溯,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首集历史感怀旧情于一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