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四首(其二)
宋 · 陆游
水长人家浸稻秧,蚕生女手摘桑黄。
差科未起身无事,邻曲相过日正长。
差科未起身无事,邻曲相过日正长。
注释
水长:水边或河边。浸稻秧:稻田被水浸泡。
蚕生:蚕孵化或新生。
女手:女孩的手。
摘桑黄:采摘成熟的桑叶。
差科:赋税和徭役。
身无事:没有事情可做。
邻曲:邻居。
相过:互相拜访。
日正长:白天时间较长。
翻译
水边的人家稻田浸润着,女孩子们正在采桑叶喂养蚕宝宝。赋税和劳役还未开始,闲暇时间漫长,邻里间互相拜访日渐频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宋代农村生活的画面。首句“水长人家浸稻秧”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河水上涨,稻田被水淹没,农民正在忙碌地浸种育秧,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生机。次句“蚕生女手摘桑黄”则转而关注蚕业,春天来临,养蚕的妇女们忙着采摘新鲜的桑叶,这是古代妇女的重要副业。
“差科未起身无事”一句,反映了当时农民在农忙季节之外,还需应对官府的赋税和徭役(差科),但此时因为农事暂歇,他们才有空闲。“起身无事”四字流露出农民对于暂时清闲的珍惜和无奈。
最后,“邻曲相过日正长”描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农闲时分,村民们互相走动,交流日常,拉家常,日子显得漫长而悠闲。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乡村生活的恬静与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