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其一)
清 · 龙启瑞
十载沧溟外,崎岖未尽身。
人心厌骄虏,天意谅孤臣。
别思千山月,归途万木春。
征衣惜轻浣,知为帝京尘。
人心厌骄虏,天意谅孤臣。
别思千山月,归途万木春。
征衣惜轻浣,知为帝京尘。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龙启瑞写给姚石甫先生的赠别诗,表达了作者十年漂泊在外的艰辛与对故国的深深思念。首句“十载沧溟外”描绘了诗人长期身处海外或边疆的遥远和艰辛,"崎岖未尽身"则强调了旅途的坎坷不平,暗示了生活的不易。
接着,“人心厌骄虏”表达了人民对于外族侵略者的反感和厌倦,而“天意谅孤臣”则表明诗人自认为是忠于国家的孤独之士,得到了上天的理解和支持。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别思千山月”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凝望,千山万水映照着月光,增添了离别的凄美意境。“归途万木春”则寄托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期盼,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最后两句“征衣惜轻浣,知为帝京尘”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的征衣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京城的尘土纷扰,暗含了对京城官场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