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维中华山图
空闻华山名,未始见颜色。
三峰擢觚棱,经眼但石刻。
那知玉井莲,香落清渭北。
巅崖划变转,势走关辅窄。
岂无爱山人,不解傅粉墨。
多才曲江裔,公暇日招揖。
归装贮新图,尚带烟雾湿。
明窗一传玩,恍若到乡国。
我生随宦游,久作东南客。
有田泰山下,绕屋皆泉石。
怀恩恋官廪,老大归未得。
况复秦川遥,便恐此生隔。
崚嶒苍烟面,只许画中识。
诗成持送君,想像三叹息。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党怀英所作,名为《题张维中华山图》。诗中描绘了对中华山的向往与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华山的雄伟与壮丽。
首句“苡珠散遗胄,我姓出冯翊”以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散落的珍珠,暗示自己的出身与中华山的联系。接着,“空闻华山名,未始见颜色”表达了诗人虽知华山之名,却未曾亲见其景的遗憾。
接下来的几句“三峰擢觚棱,经眼但石刻。那知玉井莲,香落清渭北”描绘了中华山的三峰高耸入云,仿佛直插天际,而诗人只能在石刻上见到其影。更进一步,诗人想象着玉井莲花的香气飘荡在渭水之北,充满了对中华山美景的遐想。
“巅崖划变转,势走关辅窄”描述了中华山的山峰峭壁,险峻异常,其气势似乎能贯穿关中地区。然而,“岂无爱山人,不解傅粉墨”则表达了对那些不懂得用画笔描绘山川之美的人的惋惜。
随后,“多才曲江裔,公暇日招揖。归装贮新图,尚带烟雾湿”提到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张维,他在闲暇时绘制了中华山的画卷,并将其视为珍宝,画面仿佛还带着山间雾气的湿润感。
“明窗一传玩,恍若到乡国”表达了诗人看到这幅画时的激动心情,仿佛自己已经回到了故乡。最后,“我生随宦游,久作东南客。有田泰山下,绕屋皆泉石”回顾了自己的生活经历,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仍怀念着家乡的山水。
“怀恩恋官廪,老大归未得。况复秦川遥,便恐此生隔”表达了诗人对官职和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最后,“崚嶒苍烟面,只许画中识。诗成持送君,想像三叹息”总结了对中华山的向往与对画作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山水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中华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词语解释
变转的意思:(1).变更,转变。《易·繫辞上》“生生之谓易” 唐 孔颖达 疏:“阴阳变转,后生次於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2).指变声转调。 隋 李孝贞 《听百舌鸟》诗:“间关既多绪,变转復无穷。”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 唐 李岑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诗:“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3).变换。《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众人道:‘既是奶奶的好心,俺们众人都去变转银子去,再来回奶奶的话。’”...
不解的意思:(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
苍烟的意思: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成持的意思:扶持长成。 宋 刘克庄 《卜算子·惜海棠》词:“尽是手成持,合得天饶借。风雨於花有底讎,著意相陵藉。”...
传玩的意思:亦作“ 传翫 ”。传递观赏。《晋书·明帝纪》:“嫗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 宋 王禹偁 《诏臣僚和御制赏花诗序》:“咏謌无斁,传翫为荣。” 宋 梅尧臣 《欧阳永叔寄瑯邪山李阳冰篆十八字……因成十四韵奉答》:“黑模几幅许传玩,譬於玦玉终可喜。”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毛烈妇绣帽》:“闺秀递相传玩,以为烈妇手泽,相与唱和成帙。”...
此生的意思: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大归的意思:(1).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 ,大归也。”《诗·邶风·燕燕序》“ 卫 庄姜 送归妾也” 汉 郑玄 笺:“ 庄姜 无子, 陈 女 戴嬀 生子名 完 , 庄姜 以为己子。 庄公 薨, 完 立,而 州吁 杀之, 戴嬀 於是大归。” 孔颖达 疏:“言大归者,不反之辞。故 文 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 。《左传》曰:‘大归也。’以归寧者有时而反,此即归不復来,故谓之大归也。”(2).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
巅崖的意思:高崖。 宋 曾巩 《学舍记》:“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巔崖莽林,貙虺之聚。”京剧《渡阴平》:“ 邓艾 :观峻壁与巅崖,直接天庭。”...
东南的意思:◎ 东南 dōngnán[southeast]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多才的意思:◎ 多才 duōcái[protean] 具有多种多样技术、学问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粉墨的意思:◎ 粉墨 fěnmò[make-up] 修饰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后汉书·梁鸿传》...
冯翊的意思:(1).浑沌。 元 王冕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诗:“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参见“ 冯冯翼翼 ”。(2).郡名。 唐 贾岛 《送殷侍御起同州》诗:“ 冯翊 蒲西 郡,沙冈拥地形。”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二:“ 吐蕃 回紇 使何如? 冯翊 扶风 守太疏。”...
傅粉的意思:(1).搽粉。《汉书·广川王刘越传》:“前画工画 望卿 舍, 望卿 袒裼傅粉其傍。” 南朝 梁简文帝 《独处愁》诗:“弹棋镜奩上,傅粉高楼中。” 明 孙梅锡 《琴心记·勉拨房赀》:“你看我男子烧汤女傅粉,嗏, 临邛 市上不折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从来傅粉之面,止耐远观,难於近视。” 巴金 《家》三十:“却换了一个画眉傅粉的小生。”(2).搽粉的人。借指妾婢。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你傅粉盈房,岂无殊色?我洗妆入道,不变初心。”...
公暇的意思:公务间的闲暇。指休假。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
觚棱的意思:亦作“ 觚棱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 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 。”参见“ 柧棱 ...
官廪的意思:(1).犹官俸。国家发给的俸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计其所长,不足为国财,然坐食官廪,岁岁相承,此为无益。” 宋 陆游 《暑夜》诗:“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我这里深惭毛义微官廪,那些个少可酬 云英 逆旅情。”(2).国库里的粮食。《宋史·真宗纪二》:“﹝ 大中 祥符 二年九月﹞丁丑,发官廪振 凤州 水灾。”《宋史·王沿传》:“又体量 河朔 饥民,所至不俟詔,发官廪济之。”...
关辅的意思:指 关中 及三辅地区。《文选·鲍照<升天行>》:“家世宅 关 辅,胜带宦 王城 。” 李善 注:“ 关 , 关中 也。《汉书》曰:‘ 右扶风 、 左冯翊 、 京兆尹 ,是为三辅。’” 宋 陆游 《雨闷示儿子》诗:“景运今方开, 关 辅一日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米剌印 、 丁国栋 ﹞遂围 巩昌 ,号召土寇众十万,号百万, 关 辅大震。”...
华山的意思:山名。五岳之一。在 陕西省 华阴市 南,北临 渭河 平原,属 秦岭 东段。又称 太华山 。古称“西岳”。有 莲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阳 (东峰)、 玉女 (中峰)、 五云 (北峰)等峰,为游览胜地。...
怀恩的意思:感念恩德。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张 鲁 逋窜,走入 巴中 。怀恩悔过,委质还降。”《晋书·刑法志》:“率土蒙更生之泽,兆庶必怀恩以反化也。”《新唐书·魏徵传》:“今立可汗未定,即诣诸国市买,彼必以为意在马,不在立可汗。可汗得立,必不怀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不颠倒是非如《碧云騢》,不怀恩挟怨如《周秦行记》。”...
宦游的意思:◎ 宦游 huànyóu[be in government service away from home] 为求官而出游长卿久宦游,不遂而困。——《汉书·司马相如传》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恍若的意思:(1).茫然。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使者復命, 顺 忽然而寤,恍若自失。” 金 段成己 《醒心亭》诗:“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灵。”(2).好像,仿佛。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 元宾 之面容,恍若相接。” 宋 叶适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诗:“一身尽异形质变,恍若土木徒人言。”《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狂啸的海风与澎湃的海涛从几面袭来,使你恍若置身于海上悬崖。”...
见颜的意思:犹见面。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久闻道德,切思见颜。”...
江裔的意思:江边。《淮南子·览冥训》:“鸿鵠鶬鸘,莫不惮惊伏窜,注喙江裔。” 唐 李白 《禅房怀友人岑伦》诗:“飘飘限江裔,想像空留滞。”...
经眼的意思:过目。 明 袁宏道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诗之十二:“峰峰雪点缀,曲曲水苍寒。却似曾经眼, 王维 画上看。” 清 孙枝蔚 《夏日同前民无言南宫泛舟至平山观音阁》诗:“兴衰饱经眼,又见古 雷塘 。”...
况复的意思: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老大的意思:[释义](1) (形)年老。 (2) (名)称排行第一的人。这是他家的老大。(作宾语) (3) (名)〈方〉木船上主要的船夫;也泛指船夫。 (4) (副)很;非常。(多见于早期白话)。 [构成]并列式:老+大 [反义]少壮...
南客的意思:(1).客居南方。 唐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南客 瀟湘 外,西戎 鄠 杜 旁。”(2).指客居南方之人。 唐 武元衡 《春日偶作》诗:“飞花寂寂燕双双,南客衡门对 楚 江。”(3).从南方来的客旅。 五代 齐己 《寄澧阳吴使君》诗:“南客西来话使君, 涔阳 风雨变行春。”《金史·世宗纪中》:“尚书省奏,南客 车后 等因榷场贸易,误犯边界,罪当死。”(4).孔雀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部·孔雀》:“孔,大也。 李昉 呼为南客,梵书谓之摩由逻。”...
秦川的意思:古地区名。泛指今 陕西 、 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因 春秋 、 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 之军以向 宛 洛 ,将军身率 益州 之众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要把咱的穷根斩,将来铁牛翻 秦川 。”...
曲江的意思:(1).水名。指 江苏省 扬州市 南 长江 的一段。 汉 枚乘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参阅《初学记》卷六、 清 汪中 《述学·广陵曲江证》。(2).水名。即 钱塘江 。本名 浙江 ,因潮水经 浙山 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 曲江 。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静中疑是 曲江 涛,此则云垂彼海立。”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钱塘江》。(3).水名。即 曲江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 曲江 之隑州兮,望 南山 之参差。” 唐 高适...
泉石的意思:指山水。《梁书·徐摛传》:“﹝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杨万里 《送刘惠卿》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三叹的意思: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三峰的意思:(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山人的意思:◎ 山人 shānrén(1) [hermit]∶指隐士山人墨客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2) [fortune-teller]∶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石刻的意思:◎ 石刻 shíkè(1) [carved stone]∶刻着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2) [stone inscription]∶石碑或其石制品上面刻的文字、图画...
送君的意思: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随宦的意思:(1).赴外地作官。《礼记·丧服小记》“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 唐 孔颖达 疏:“ 郑 意云:谓父先本国有此诸亲,后或随宦出游,居於他国,更取而生此子;此子生,则不及归与本国祖父以下诸亲相识,故云不及,谓不及归见也。”(2).用以称父兄在外做官而子弟亦随之任所。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辩》:“外舅 王君 仲芳 随宦至 郴阳 ,亲见其石刻。”...
泰山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古人以泰山(山名;在山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2) (名)岳父的别称。 [构成]偏正式:泰(山 [例句]爬泰山。(作宾语)...
叹息的意思:[释义](动)〈书〉叹气。 [构成]动宾式:叹|息 [例句]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同义]叹气...
未始的意思:[释义](副)未尝。 [构成]偏正式:未〔始 [例句]他虽然失败了;但未始不是一件好事。(作状语)...
我生的意思:(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暇日的意思:◎ 暇日 xiárì[days of leisure;leisure time] 闲暇的时日安得使予多暇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想像的意思:◎ 想像 xiǎngxiàng[imagine;fancy;visualize] 设想把原子专家们想像成长胡子的老头...
乡国的意思:(1).故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 唐 张籍 《送新罗使》诗:“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白雪遗音·马头调·昭君出塞》:“恼恨 毛延寿 ,与你何仇将俺害,(到得此地来,)弄的俺抛离乡国。”(2).家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唐 杜俨 《客中作》诗:“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塋域。”...
颜色的意思:◎ 颜色 yánsè(1) [colour]∶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2)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pigment;dyestuff] [口]∶指颜料或染料(4) [tincture]∶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5) [good looks]∶女...
烟雾的意思:◎ 烟雾 yānwù[smoke;mist;vapour;smog] 烟、雾、云、气的泛称山谷里烟雾缭绕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玉井的意思:(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南朝 梁 谢举 《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 金波 。”(2).井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罗隐 《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 宋 梅尧臣 《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清 朱彝尊...
作东的意思:◎ 作东 zuòdōng[play the host;stand treat;act as host to sb.] 做东道主...
玉井莲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 华山 峰顶玉井所产之莲。 唐 韩愈 《古意》诗:“ 太华 峯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钱仲联 集释引 韩醇 曰:“《华山记》云:‘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 华山 。’”又引 方世举 注:“古乐府《捉溺歌》:‘ 华阴 山头百丈井,下有泉水彻骨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九:“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清 尤怡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2).喻坚贞高洁的妇女。《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回头恨駡 章臺 柳,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