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龙山寺
苔径匝清溪,松廊连峭壁。
经声出远林,泉响逗幽石。
长啸倚茂松,钟残景方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端的《夏日游龙山寺》描绘了夏日游历山寺的闲适情景。首句“永日厌驰驱”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忙碌生活的厌倦,向往宁静的时刻。接下来,“于焉此游息”点明了他在此地找到休息之所,享受片刻的安宁。
“苔径匝清溪,松廊连峭壁”通过描绘青苔覆盖的小径环绕着清澈溪流,以及松木建造的廊檐连接着陡峭山壁,展现了龙山寺环境的清幽和自然之美。诗人运用了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经声出远林,泉响逗幽石”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氛围,远处传来的诵经声与山泉在石头上敲击的回声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禅意画卷。
最后两句“长啸倚茂松,钟残景方夕”描绘了诗人独自倚靠在繁茂的松树下,悠然长啸,伴随着傍晚寺庙钟声的悠扬,暗示着一天的游览即将结束,而心灵得到了深深的放松和净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游龙山寺的所见所闻,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词语解释
长啸的意思:(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
驰驱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峭壁的意思:◎ 峭壁 qiàobì[precipice] 陡峭的山崖...
永日的意思:(1).长日,漫长的白天。《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 李咸用 《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宋 陆游 《闲居书事》诗:“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 阮中丞 始出视事,时方盛夏……偃卧时,稍起行,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归田多暇,时诵 杜 诗,以消永日。”(2).从早到晚;整天。 汉 刘桢 《公讌》诗:“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 前蜀 韦庄 《丙辰鄜州遇寒食》诗之五:“...
游息的意思:(1).犹行止。《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2).游玩与休憩。《孔丛子·嘉言》:“子,吾心也。子以 齐 为游息之馆,当或可救,子幸不吾隐也。”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 郁达夫 《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还有那个 三皇殿 哩,再过两年,怕庙址都要没处去寻了。我不懂 北戴河 的公益所,何以不去修理修理,使成一避暑的游息之所。”游玩和休息。 汉 扬雄 《逐贫赋》:“贫遂不去,与我游...
幽石的意思:犹墓石。 王闿运 《邓太夫人锺氏墓志铭》:“既别起丘陇,宜有议铭,乃刻幽石。”参见“ 墓石 ”。...
于焉的意思: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