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其二)赏析

赠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其二)

宋 · 宋庠
自昔荣归衮,今兹骇阅川。
天愁摧柱日,星痛殒箕年。
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
空馀洧乡陌,长似岘碑前。

注释

昔:从前。
荣归:荣耀归来。
衮:古代帝王的礼服,这里代指朝廷。
今兹:现在。
骇阅:震惊观看。
天愁:上天忧虑。
摧柱日:日柱倾颓的象征,比喻国家衰败。
星痛:星辰哀痛。
箕年:古代以十二辰配十二年,箕对应老年。
素履:清白的行为。
遗:遗留。
儒范:儒者典范。
忠谋:忠诚的计谋。
溢:超出。
吏篇:官吏的记录或史书。
洧乡陌:洧水边的小路,可能指某地。
岘碑:岘山上的碑,历史上有纪念名臣的碑。

翻译

从前他荣归朝廷,如今震惊了整个河川。
上天忧虑,仿佛日柱倾颓,星辰因哀痛陨落在箕年的夜晚。
他的清廉行为留下了儒者的风范,忠诚的计谋溢于官吏的记载。
只剩下洧水边的小路,长久地像岘山碑前那样让人怀念。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思和怀念之情的诗句。从字面上看,诗人通过对昔日荣耀与今日困顿的对比,抒发了个人经历的沧桑变化和内心的不舍。此处“自昔荣归衮,今兹骇阅川”两句,描绘出诗人从前的辉煌荣光和现在的艰难困苦,形成鲜明对比。"天愁摧柱日,星痛殒箕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两句,似乎在回忆过去的学术探讨和政事筹划,展示了诗人的学养与才华。最后,“空馀洧乡陌,长似岘碑前”则描绘出一种空旷幽深、寂静无声的情景,或许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充满了深情与哲理,通过对比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