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段秀才粟庵
宋 · 吕本中
大千非有馀,一粟岂不足。
须弥纳芥子,岂复论盈缩。
今君住世网,何以得此独。
始知陋巷居,已悟不远复。
须弥纳芥子,岂复论盈缩。
今君住世网,何以得此独。
始知陋巷居,已悟不远复。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首先以“大千非有馀,一粟岂不足”开篇,指出宇宙万物虽浩瀚无垠,但一颗粟米的价值并不微不足道,以此引出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辩证思考。
接着,“须弥纳芥子,岂复论盈缩”运用了佛教中的比喻,说明即便是极小的事物也能容纳极大的世界,暗示精神层面的富足可以超越物质的局限,不必计较物质的多寡。
“今君住世网,何以得此独”则转向对具体人物的关怀,询问在世俗的束缚下,如何能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这里“世网”象征着社会的约束与压力,而“此独”则代表了超脱世俗、保持自我精神独立的愿望。
最后,“始知陋巷居,已悟不远复”表达了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陋巷居”)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领悟到真正的幸福并不遥远,就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肯定,也是对简单生活哲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物质与精神、世俗与超脱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