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雁山夏夜赏析

雁山夏夜

宋 · 释元肇
浮岚空翠湿衣襟,合涧流泉奏玉琴。
古殿芗寒起僧定,莫楼烟重咽钟音。
随风萤火光明灭,得雨芭蕉语浅深。
猛省南来二千里,不应翻作兔投林。

鉴赏

这首《雁山夏夜》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雁山的静谧与幽深之美。

首句“浮岚空翠湿衣襟”,以“浮岚”和“空翠”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连衣襟都被这自然之美的气息浸润。次句“合涧流泉奏玉琴”,将山涧的流水比作弹奏的玉琴,生动地展现了水声潺潺、清脆悦耳的听觉体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着,“古殿芗寒起僧定,莫楼烟重咽钟音”,通过描述古寺中寒香四溢、僧人入定的场景,以及远处楼阁中钟声沉闷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庄严。这里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元素,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后两句“随风萤火光明灭,得雨芭蕉语浅深”,以萤火虫在微风中的明灭不定,以及雨后芭蕉叶上的轻声细语,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微妙的变化,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和动态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思考。

最后,“猛省南来二千里,不应翻作兔投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行程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雁山夏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