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井山废寺四首(其三)
明 · 汪广洋
涧水泠泠响石溪,旧时亭馆半高低。
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
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涧水泠泠响石溪”开篇,通过潺潺流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低语。接着,“旧时亭馆半高低”一句,将视线引向了曾经繁华的遗迹,如今却只剩下半隐半现的痕迹,透露出时间流逝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感。
“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杜鹃鸟的啼鸣,本就带有哀怨之意,诗人赋予它“伤春泪”,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它们在山中深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天逝去的不舍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