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道间(其三)
宋 · 李曾伯
风著征裘怯晚寒,一番春事在征鞍。
羞听后骑鸣笳鼓,赢得儿童夹道看。
羞听后骑鸣笳鼓,赢得儿童夹道看。
注释
风:晚风。著:吹动。
征裘:远行者的皮衣。
怯:感到。
晚寒:傍晚的寒冷。
一番:一次。
春事:春天的景色。
在:在...上。
征鞍:行人的马鞍。
羞:不愿。
听:听到。
后骑:后面的队伍。
鸣:吹响。
笳鼓:笳和鼓,古代军中的乐器。
赢得:只希望。
儿童:路边的孩子们。
夹道:两旁道路。
看:观看。
翻译
晚风吹动着远行者的皮衣,让他感到一阵阵寒意,春天的景色正装在行人的马鞍上。他不愿听到后面的队伍吹响笳鼓的声音,只希望赢得路边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观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行军景象,透露出一丝不舍和对战争的无奈。"风著征裘怯晚寒"写出了初春时节,北风还未完全消失,士兵们披挂战袍以御寒冷,彰显了一种迫不得已的军旅生活。"一番春事在征鞍"则表明即便是美好的春光,也只能留存在马鞍旁边的行军途中,没有机会细细品味。
接下来的"羞听后骑鸣笳鼓",诗人似乎有些羞涩地聆听着远处传来的战鼓声响,这种声音往往预示着战争即将到来,而这又与春天本应的和平、生长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的"赢得儿童夹道看"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对比,士兵们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经过,这些孩子可能还不懂战争的残酷,他们的目送,或许是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行军景象的描绘,以及士兵与战鼓、儿童之间的情境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和平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