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行诗(其一)赏析

送行诗(其一)

宋 · 郑清之
中年别意增怀抱,昨夜秋声到客船。
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
惜无绣口供吟笔,只有莼羹愧昔贤。
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

注释

中年:指人生的成熟阶段。
别意:离别的情绪。
怀抱:心中的思绪和情感。
昨夜:昨晚。
秋声:秋天的风声或落叶声。
客船:旅人的船只。
流水:流水声或流水景象。
孤村:孤立的村庄。
鸦:乌鸦。
好在:仍然存在,安然无恙。
平沙:平坦的沙地。
远景:远处的景色。
雁:大雁。
惜:可惜,遗憾。
绣口:才思出众,擅长诗词。
吟笔:吟咏诗歌的笔。
莼羹:一种以莼菜做的羹。
昔贤:过去的贤人。
付与:交付,寄托。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林处士:姓林的隐士。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健倒:喝醉,畅饮。
菊花: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翻译

中年离别之情更添感慨,昨晚的秋声已飘至我的小舟。
孤独的村庄旁流水潺潺,乌鸦自在,远方的天边大雁依旧飞翔。
遗憾没有才情去吟诗作画,只能享用莼羹,深感愧对古代贤人。
把这些情感交付给西湖边的林处士,希望他在重阳节时,能畅饮菊花酒,身体健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送行诗(其一)》,表达了中年离别时的深沉感慨。首句“中年别意增怀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触,中年的经历使得离别之情更加厚重。次句“昨夜秋声到客船”通过秋夜的寒凉和客船的漂泊,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

第三、四句“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以流水、孤村、乌鸦和远雁等自然景象,寓言了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远方的思念。流水和孤村象征着友人的去向,而鸦的叫声和雁的行列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第五句“惜无绣口供吟笔”,诗人遗憾自己没有如古人般才华横溢,无法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此刻的离愁别绪。最后一句“只有莼羹愧昔贤”,借莼羹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的宴饮欢聚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兴款待的歉疚。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情的自省。结尾以“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寄望友人在远方也能健康快乐,以菊花酒共度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