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附寄安寓方田二表
明 · 霍与瑕
石榻漱云欹午梦,柴门过雨急前滩。
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
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
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
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
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
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理之思。
首联“石榻漱云欹午梦,柴门过雨急前滩”,以“石榻”、“漱云”、“午梦”、“柴门”、“过雨”、“前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清冷的氛围。石榻上似乎还残留着午后的梦痕,柴门在雨后显得更加幽静,前滩则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急促而生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颔联“烟连古洞春如昨,碧滴交梢夏欲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时间的对比。烟雾缭绕的古洞仿佛将春天的气息永远留存,即使是在夏日,那碧绿的枝叶间滴落的露珠也似乎预示着凉意,展现出一种超越季节的永恒之美。
颈联“九万因风嗤鹖鴳,十三乘醉种琅玕”,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通过“九万”和“鹖鴳”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宏大与渺小的思考。同时,“十三乘醉种琅玕”则可能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醉酒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情怀。
尾联“寄声安寓方田子,早晚来游共采兰”,则是直接向友人发出邀请,希望对方能一同前来享受这份自然之美,共同体验采兰的乐趣。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