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隐者居
唐 · 李咸用
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
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
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永日:整日。躁君:急躁的先生。
竹扉:竹制门扉。
岩树:山岩上的树木。
延云:招来云雾。
曙鸟:曙光中的鸟儿。
寒泉:寒冷的泉水。
计吏:负责记录和执行政令的官员。
鸡鹤:这里比喻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
翻译
整日连接着清冷的夜晚,因为您我才认识了那位急躁的先生。竹制的门扉难以遮挡月光,山岩上的树木容易招来云雾缭绕。
曙光中的鸟儿在枕头前醒来,寒冷的泉水声在梦中也能听见。
接下来我又要跟随计吏出行,与鸡鹤分别,生活将大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夜晚的宁静生活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的向往与期待,这个"因君"暗示着某种原因或动机使得诗人对夜晚有特别的情愫,可能是为了逃避世俗纷扰,也或许是为了内心世界的沉淀。
接下来的"竹扉难掩月,岩树易延云"则展示了自然景观与夜晚的融合。竹子虽然可以作为遮蔽物,但无法完全挡住那轮明亮的月亮;而岩石和树木却轻松地让云朵在其间穿梭。这两句既描写了环境,也象征着隐逸者的内心世界,虽有所求,却又不强求。
"曙鸟枕前起,寒泉梦里闻"则是对清晨景观的细致刻画。鸟儿在黎明时分就在枕边发出叫声,而那远处的泉水声响,在诗人的梦中回荡。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夜晚与早晨之间的平滑过渡。
最后"又须随计吏,鸡鹤迥然分"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和顺应。"计吏"暗示着官府中的行政事务,而"鸡鹤迥然分"则是对白天与黑夜界限分明的一种比喻,可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种种琐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者夜晚的宁静生活,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内心世界之丰富以及生活之平衡态度的深刻理解。